首页 > 各方评论

用良法善治回应困难群众期待

本站发表时间:[2020-09-18]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陈立

  做好社会救助需依法依规,做到法律的应知尽知,扶贫又扶志,并补齐短板。

  由民政部、财政部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已在民政部官网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一项兜底线、救急难、保民生、促公平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自2014年5月施行以来,对于加强社会救助,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救助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我们必须用良法善治回应全体困难群众的殷切期待。

  应知尽知是良法善治的前提。要加强社会救助法律政策宣传,让困难群众应知尽知,为实现应救尽救、应助尽助打牢基础。有不少贫困群众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政策知晓率低,要对他们进行救助帮扶,必须要让他们知晓、领会党的好政策,这就需要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

  依法依规是良法善治的保障。不可否认,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各项法律政策在施行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人情干扰,“近水楼台先得月”,优亲厚友之类的情况有的地方还比较严重。这不仅将贫困群众的热切期盼生生沦空了,还生生将好政策变坏了,造成了新的不公平现象。对此,意见稿本身也在监督管理、法律责任两章进行了专门规定,以确保好政策能好好落地,产生好的社会效益,实现良法善治。

  双管齐下是良法善治的关键。物质救助固然重要,精神救助也不可忽视。应双管齐下,既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当下生活的困境,又鼓足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希望。扶贫先扶志,同理,社会救助也不是养懒汉。对此,意见稿本身也有专门条款予以规定。

  补短补弱是良法善治的必要。从一般到特殊,拟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困难群众救助机制,让良法更加完善。我国刚刚经历了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其中就暴露了包括社会救助在内的一些体制机制上的短板、弱项。吃一堑长一智,拟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困难群众救助机制,就是我们及时补齐、补足短板、弱项的一项举措。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