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案 > 以案说法

修车不去正规店面,半年了一辆车还没修好!

本站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刘苏雅
  修车,对于车主来说往往是个头疼事儿。由于车主普遍对汽修行业不了解,一旦将车辆送进了不诚信经营或维修技术不过关的修理店,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可能还会“越修越伤”。
  今天,北京市顺义区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汽修纠纷为车主们作出提示,建议车主尽量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商铺,维修时务必留意配件、费用等环节。
  汽修厂“偷梁换柱”未用原厂配件?被判赔
  中国消费者协会2019年发布的《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与汽车及零部件相关的投诉为3.4万余件,高居商品类投诉榜第一名。
  顺义法院民二庭庭长牛佳雯在审判工作中发现,汽车维修类纠纷主要集中在合同陷阱、维修机构无资质、配件欺诈“潜规则”和价格不透明等方面。
  “在维修时,维修机构的过度维修、捆绑消费、以次充好是常见的配件欺诈情形。由于消费者很难清楚分辨汽车零部件,导致车辆的维保项目不断增加,维修质量却反而下降。”牛佳雯表示,甚至有部分无证经营的“维修游击队”使用假冒伪劣产品、人为制造故障,把小毛病修成了大问题,消费者还难以向其维权。
  董女士就曾在修车时遇到了配件问题。她将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送至品牌定点服务站维修,但修理时,汽修厂没有使用原厂配件。董女士起诉至法院,经审理,法院认为,汽修厂未提交证据证明董女士明确要求不使用原厂配件,也未证明汽修厂已告知董女士相关事项,一般的消费者难以分辨,故汽修厂的行为构成欺诈,应退款并赔偿相应损失。
  牛佳雯表示,在车主收到的维修清单上,往往仅有零件编号而没有具体说明,消费者无法辨别配件是否为原厂。而修理方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会利用低价产品“偷梁换柱”。由于部分车辆的维修费最终是由保险公司承担,导致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但事实上,这些费用最终依然会传导到车辆保险费,最终损害的还是消费者的利益。建议消费者在送修时,要求汽修厂出具配件原厂证明等相关材料,如果发现存在欺诈行为,可以依法维权。
  选择无证修理铺半年还没修?好车
  “与随处可见的汽车修理店、维修点相比,专业的汽车销售服务4S店只是少数,且费用相对较高。”牛佳雯发现,不少消费者在车辆过保后,会选择到修理厂或维修点修车,但有些修理单位并不具备完善的设施条件,维修技术也不过关,甚至雇佣没有汽车修理资质的人员上岗,既给消费者造成损失,也给继续返修带来许多困难。
  一贸易公司将车辆送至谢某处维修,并支付了30余万元的修理费,但谢某并无维修经营资质,技术水平不高,半年时间过去仍未修好车辆。于是贸易公司取走车辆并起诉谢某,要求其返还全额修理费并赔偿损失,但谢某却反诉要求贸易公司支付配件款、聘请高级技师费、场地租赁费共计15万元。
  经审理,法院认为,谢某属于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应当停止经营,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贸易公司明知谢某没有维修经营资格而委托其维修,也存在一定的过错。故法院判决酌定谢某返还部分修理费,未支持谢某的反诉请求。
  牛佳雯提示消费者,在选择承修方时应注意查看其资质证书,承修方使用无资质人员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签订维修协议时,最好事先商定价格,明确具体项目、具体金额,如工时费、检测费、配件单价、质量等级等,多与维修师傅沟通,对维修前后的车辆状态可以拍照记录,以便发生纠纷时有据可依。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丁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