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面孔

未成年人保护路上的检察“追梦人”

本站发表时间:[2021-02-18]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
  【编者按】
  他们,既有2020年度全国检察机关未检条线的优秀办案检察官,也有曾在未检工作浸润多年的资深办案人。用法律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用深情帮教挽救涉罪未成年人、用细心呵护未成年被害人,用爱心为一个个孩子点亮星火。在未成年人大保护格局引领下,他们不断更新理念、拓展思路、持续学习、提升素能,在未检工作的方方面面发光发热,立志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守护者。本版特别策划,一起倾听他们的故事。
  杨新娥:既要有温暖的心也要有专业的力量

  图为杨新娥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玉泉学校图书馆内的法治角和“少年检察院”
  “法律守护青春,大爱成就未来。十年过去了,我还是特别喜欢这句话。”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杨新娥告诉记者,这是她在2010年部门成立时,特意想的一句口号,这既是海淀未检部门的标语,也是每一个海淀未检人的工作座右铭。“因为未检工作,不止是在办案,更是在帮人。未检检察官办案,要看见每一个案件中的每一名未成年人,给他们需要的帮助,传递司法的温暖,帮助他们走上健康的人生。”
  作为北京市第一个未检专门机构的负责人,杨新娥专门从事未检工作的时间已有15年,在2016年的时候,她曾因工作成绩突出而获得最高检“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三十年突出贡献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1年1月,最高检通报表彰全国优秀办案检察官,杨新娥再次榜上有名。
  15年做同样一件事情不会有懈怠吗?“我对未检工作有很深的感情。”面对记者的提问,杨新娥说,早些时候,北京还没有单设的专业未检部门,而且适用的法律也是参照成年人的,现在不管是法律的完善、还是检察专业化的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新鲜感和无尽期待,正是未检工作吸引她的魅力。
  杨新娥坦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未检检察官,需要多重知识背景、多种能力素质。“特别是近几年来,最高检对未检工作越来越重视,连续出台有关文件和改革措施,和相关部委会签文件,加强顶层设计,为基层检察院开展未检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从事未检工作十几年的过程,正是杨新娥带领未检部门全体同事不断学习、创新、总结的过程。从办理传统的刑事案件,到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开展未成年人救助,再到涵盖涉未成年人的多项检察工作,学习和探索成为杨新娥的工作“关键词”。  
  在海淀区检察院的一个党建宣传片中,有杨新娥的一段庄严承诺:“我承诺,让未检工作机制的创新永不止步。”据了解,对未成年人如何进行有效的保护、帮教、救助,并没有成熟的实施细则,这些都需要未检检察官去探索、实践、总结,再不断形成相关机制。“未检工作,就是需要不断地创新,探索更多更好的机制去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细微关怀。”杨新娥说。
  2020年12月,杨新娥办理的督促落实未成年人禁烟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同年,她还办理了北京市首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公益诉讼案。
  翻开杨新娥的2020年工作总结,可以看见她的努力和实践:未检社工帮教制度及11年实践经验被写入《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国家标准》;撰写并推动出台《海淀区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取证救助机制》;建立在押未成年人亲情教育机制,落实看守所羁押未成年人监督帮教;和司法局达成未成年人信息通报机制,细化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监督;召集海淀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联席会议,确定各部门联络人,九部门共同研讨强制报告制度在各系统落地……
  时代不断发展,需要未检检察官用更多的爱心和智慧,专业和制度,去惩戒和精准帮教罪错未成年人,去关爱和救助未成年被害人,去帮助许多未成年人健康幸福成长。“我们既要有温暖的心,也要有专业的力量。”杨新娥不止一次这样说。


[供稿单位: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丁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