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北京政法志

北京志·政法卷·公安志(1900年-2002年)

本站发表时间:[2018-09-12] 来源: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作者:

  新中国建立前后,北京(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围绕新生政权保卫工作而展开的斗争是惊心动魄的。1948年底,随着平津战役的节节胜利,原为接管大城市做准备而设在河北建屏县西黄泥村的中央社会部保卫干部和情报干部训练班,于当年12月14日提前结束,组织114名学员及中社部机关干部向北平进军。12月17日途经保定时,在中共北平市委领导下,组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公安局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机构。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2日,谭政文局长率干部接管了北平市警察局,宣布成立公安军事代表办事处,宣布了各级领导干部名单;宣布了对旧警人员的政策和约法八章,号召他们解除顾虑,立功赎罪,坚守岗位,努力维护社会治安。

  由于进城前已经掌握了北平市警察局的内部情况,接管工作比较顺利。按照彻底粉碎旧警察机构的方针,首先解散了其中的特务机构组训室、政工科、机要室,以及官僚机构督察处、专员室。对具体业务部门的机构,或改造、或合并,暂时维持正常工作。基层分驻所、派出所暂保留。所有武器弹药全部收缴。对旧警察人员中的特务,一律集训审查。其他旧警人员,采取先处理上层,后处理中下层的方针,逐步清洗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一般旧警人员以教育改造为主,争取他们坚持正常工作。

  在粉碎旧警察机构的同时,组建了人民公安机关。刚接管时,只有来自各解放区的干部539人,主要配备在局属各处、室、队和分局;基层分驻所、派出所还未及配备接管干部。1949年6月30日,市军管会发布关于改革街道政权组织及公安派出所的决定,取消街政府,取消警察分驻所,改造加强派出所,把街政府的大部分干部调到派出所,担任基层领导工作。“街派合并”的实施,初步完成了对旧警察机构的改造任务,使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北平是国民党统治华北的中心,伪军、政、警、宪、特系统庞杂,人数众多。东北、华北解放后,各地又有大批反动的军、政、警、宪、特人员和散兵游勇逃来北平,更增加了政治、社会情况的复杂性。北平和平解放后,抢劫、纵火、投毒、枪杀革命干部、向哨兵打黑枪、散发反动标语传单等案件频繁发生。为此,市公安局按照中央和中共北平市委的部署,入城初期以“有计划地集中力量,消灭混乱现象,建立革命秩序”为重点,同步开展了肃清特务和搞好社会治安两项工作。

  在肃特方面,由于入城前已对各特务系统的组织、人员情况进行了调查,开列了应捕人员名单。入城后,本着“先上后下,先大后小,先武后文,先行动后情报”的原则和步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击搜捕了一批特务骨干分子,查封了特务机关。接着针对多数特务分子思想动摇瓦解的情况,敦促愿意戴罪立功的特务头目出面,串联本系统的特务秘密自首,缴械投降。对社会上的零散特务,通过颁发布告,责令公开登记,坦白自新。从而进一步摸清和控制了绝大多数特务人员情况,瓦解了特务组织。对登记情况不实,可能隐瞒了重大历史罪行和组织问题的人,以及进行假自首、暗中图谋不轨的人,一律收押起来,组成“清河训练大队”,进行集中管训,把问题彻底搞清。与此同时,对反动党团人员也进行了登记。总计共登记特务分子近5000名,反动党团人员近4000名,收缴了大批枪支、弹药、电台,挖出了大批特务线索。

  这一时期,还通过侦察破案,重点打击了有现行破坏活动的潜伏特务。共破案156起,逮捕重要特务600余名。其中有:国民党国防部少将张荫梧组织“华北敌后游击策动委员会”,匿藏枪支、电台,阴谋武装暴乱案;国防部二厅特务傅家骏等人假自首后,建立5个潜伏台组,伺机进行破坏活动案;国民党208师政工队特务李克勤枪杀革命干部、劫夺枪支案,等等。及时有力地打击了敌特分子的嚣张气焰,消除了危害人民政权和社会安全的祸患。

  这一阶段的工作是首都人民公安历史的开篇,当时形成的一些指导思想和工作经验,对后来40多年的公安工作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