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基层动态

西城院坚守初心使命、践行司法为民,为人民群众精准输送检察产品、检察服务

本站发表时间:[2019-08-16] 来源:西城检察微信公众号 作者:

  近年来,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做好检察为民,落实利民便民举措,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检察产品、更加便捷高效的检察服务,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司法公正的温度。

  西城院深入学习高检院《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张军检察长“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重要指示精神的通知》,充分认识来信回复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西城院四措并举,依托窗口专业接待、办案中释法说理、党建结对深入社区、普法宣传订单式服务,精准提供检察服务,从而实现“人人都是联络员”,搭建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让检察多跑路,让群众少出门。

  一、认真落实“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要求,完善接信接访工作机制。

  1、坚持7日内回复,办信就是办民生。

  按照高检院和市院的要求,落实“即收即复,不超七日;接诉即办,及时处理;过程公开,随时查询;办结告知,三月为限”的工作要求,规范和完善线索接收、登记、受理、分流和督办等工作流程。通过检察服务中心这一对外窗口统一接收、集中管理,及时处理群众通过“信、访、网、电、视频”等渠道反映的各类诉求,并将其汇聚到检察管理监督平台进行审查、分流、督促和反馈,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和线索内部流通渠道。同时,加强诉讼监督线索清理和催办工作。2019年上半年,我院共收到群众来信及来访递交的材料229件,均实现七日回复。

  2、规范接访流程,大事小事都关情。

  建立健全“四级接访”工作制度和集体访应急处理工作机制。对于重点、敏感案件,严格落实“三同步”工作要求。本院检察服务中心统筹,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有效衔接,用心解决和处理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连续多年获评“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后,我院于2017年荣获“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

  二、将释法说理融入案件办理全链条,增强群众的司法认同。

  办案既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责的基本方式和有效途径,也是最直接生动的法治宣传方式。我院积极传导“人人都是化解员”的办案理念,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将释法说理工作融入检察办案的全过程、各环节,以此从根本上减少群众的“吐槽”、不满,增强其对案件结果的认同感。

  依托“三会一评”工作机制,组织检察官联合讨论,充分论证对当事人、近亲属以及社会舆论等可能造成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工作,以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保障案结事了,回应百姓期待。

  如在办理刘某涉嫌寻衅滋事案中,刘某因不满拆迁安置补偿一事长期上访,造成了一定社会影响。我院检察长、分管副检察长以及承办检察官进行充分研讨,多次对嫌疑人进行释法说理,最终使其态度发生扭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如,在办理宋某滥伐林木案中,我院邀请分局民警、园林局代表、镇政府代表、村支书及村民共计20余人,检察官当场宣读《不起诉决定书》,现场开展法治教育,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效果。

  三、发挥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社区推送检察产品。

  我院坚持服务社区建设、开展共建活动的党建理念,以开展支部活动的形式,主动服务社区发展。各党支部与辖区内各社区开展党建结对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形式,检察官深入到每个社区,践行“人人都是联络员”的理念,了解群众的意见建议,改进自身工作,同时实现精准推送检察产品。

  其中,我院第七检察部以新街口西里养老驿站为阵地,率先建立“志愿服务岗”,开展送温暖献爱心、义务劳动、走访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针对老龄群体关注的新型诈骗、遗产纠纷、产权纠纷等问题,及时创建社区法治服务微信平台,实时提供法律咨询,实现第一时间“多点对一点”的检察服务,真正实现将基层党建“小盆景”变为检察服务“大风景”。我院第七检察部获评西城区优秀党组织。

  四、创新法治宣传方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1、依托“十进百家、千人普法”主题活动,开展订单式普法工作。

  立足检察职能,坚持需求导向,梳理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准备宣传内容,按需普法,进驻20余家单位普法宣传,覆盖机关、学校、乡村、社区、银行、民营企业等十个领域,得到辖区单位和群众的认可和肯定。

  2、普法“戏精”上线,以案释法为群众答疑解惑。

  创新推出普法微课堂系列短视频《西检说》,以“社交与诈骗”、“惹不起的套路贷”为主题,将我院办理的典型案例作为蓝本,通过干警形象的表演,使群众对诈骗罪以及“套路贷”的犯罪手法、特点、危害及如何预防有了认识和了解,寓教于乐,生动普法,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两季《西检说》被新华社、长安网等网站、公众号转发,总点击量突破百万。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