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0年专题 > 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网上基地 > 法制宣传

毒品吸一两次真的不会上瘾吗?

本站发表时间:[2020-06-23] 来源:京法网事 作者:

6月23日上午,房山法院少年家事庭法官助理罗洁如约上线。通过普法“云课堂”的形式,依托自2012年建立起的“法治校本课”普法教育模式,罗洁为房山区昊天学校思政老师、初二学生共50余人带来了一场禁毒知识讲座。

在“国际禁毒日”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认真学习,为自己筑起拒绝毒品的防护墙吧!

01国际禁毒日的由来

1987年6月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了由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卖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活,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02关于毒品

我国刑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新型毒品

相对于鸦片、海洛因等流行较早的传统毒品而言,新型毒品主要指冰毒、摇头丸等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在我国主要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在歌舞娱乐场所中流行。

1、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故被称为“冰”。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强烈。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还会造成精神障碍,表现出妄想、好斗、错觉,从而引发暴力行为。

2、摇头丸,是冰毒的衍生物,以MDMA等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滥用后可出现长时间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故称为摇头丸。外观多呈片剂,五颜六色。

3、K粉,即“氯胺酮”,静脉全麻药,有时也可用作兽用麻醉药。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通常在娱乐场所滥用。服用后遇快节奏音乐便会强烈扭动,会导致神经中毒反应、精神分裂症状,出现幻听、幻觉、幻视等,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造成严重的损害。

4、三唑仑,又名海乐神、酣乐欣、淡蓝色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药品,口服后可以迅速使人昏迷晕倒,故俗称迷药、蒙汗药、迷魂药。

03毒品的危害

摧残吸毒者身心健康

毒品使人产生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同时,还危害人的身体机能。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机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

一旦停掉药物,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

引发大量家庭悲剧

吸毒耗费大量钱财,到了一定程度必然要靠变卖家中财产换取毒品,致使家徒四壁。一些丧尽天良者甚至卖儿卖女,逼妻卖淫。

因为一个人一旦染上毒瘾,就会失去义务或责任观念,做丈夫的不能尽丈夫的职责,做妻子的不能尽妻子的义务,最终必然导致婚姻的破裂。不仅如此,吸毒还危及下一代。怀孕妇女吸毒将严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有的致使新生儿先天畸形或染上毒瘾。

严重扰乱社会安宁稳定

吸毒经常会牵连抢劫、抢夺、盗窃、杀人、绑架、强奸等案件。毒品价格高昂,为了维持毒品的消费,许多吸毒者会通过贩毒或者从事盗窃、抢劫、卖淫等手段来获得购买毒品的费用。

吸食后,吸毒者往往因毒品作用,会出现精神失常或打架、抢劫等行为。通常毒品的贩卖都是成帮结伙的,这就导致犯罪团伙、黑社会的形成。严重破坏社会的稳定,扰乱社会的安宁。

04贩毒分子发展市场的“招式”

大数据反馈,贩毒分子为了发展毒品市场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他们惯用以下六种“招式”将魔爪伸向未成年:

谎称“毒品吸一两次不会上瘾”

实际上,不论是传统毒品还是新型毒品,一旦沾上,就戒不掉。最终会使人意志消沉,丧失进取心,身体肌肉萎缩,消瘦乏力,丧失劳动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免费尝试

毒贩会给初次吸毒者提供免费毒品的诱饵,待吸食者上钩后,即上瘾后,毒贩们再高价出售毒品给上瘾的吸毒者。

宣称“吸毒能治病解忧”

毒贩们利用人们对毒品的无知和对疾病的恐惧,引诱未成年吸毒。但吸毒只会伪造短暂的人工快乐,实则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损害的大脑发育,影响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功能,降低免疫能力,最终摧残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利用好奇心

毒贩们利用一些未成年的好奇心、探索欲,鼓吹“吸毒是超级享受”,“吸毒是有钱人的标志”这些极其荒唐的错误观念,引诱未成年人走上吸毒的道路。

利用“孤独感”

一些青少年渴望独立,希望多交朋友,但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去辨别好坏。毒贩会以“朋友”的身份伪装,拉青少年进小圈子,然后慢慢吞噬青少年的上进心、学习动力。在学校得不到大家认同的未成年人最容易因此上钩。

利用爱美之心

一些毒贩利用女生爱美之心,编造“吸毒可以减肥”的谎话,诱导未成年人吸食毒品。实际情况是,吸毒不仅损害面容和身体,还摧残人们的意志。

05见招拆招——拒绝毒品,保护自己

讲座尾声,罗洁就如何远离毒品侵害为同学们带来了四点提示:

01提高警戒意识

对诱惑提高警惕,拒绝“糖衣炮弹”,保持对毒品的清醒认知。不轻易和陌生人搭讪,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饮料。出入娱乐场所,不喝陌生人提供的饮料,离开座位时最好有人看守饮料、食物等。

02交友要谨慎

不论是身边的同学还是校外人员,当发现他们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或是有不良意图时,要果断疏远,不让自己陷入危险中。

03要勇敢说“不”

很多人在一开始吸毒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毒品。往往就是在聚会的时候,碍于朋友的情面,开始尝试第一口。也就是这一口,让自己深陷旋涡,无法自拔。所以,同学们面对这样的情景一定要勇于说“不”。

04要积极沟通

未成年人目前还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在遇到危险的情况时,一定要积极向老师、家长反馈,寻求帮助。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号,毒品的危险可能隐藏于生活中的诸多方面,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法治校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让毒品远离我们的生活!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