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0年专题 > 2020年中央政法工作会 > 2020全国政法工作亮点 >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改革开放40年,首都基层社会治理面貌大变样

本站发表时间:[2019-01-15] 来源:新华社 作者:于平平

2019年1月9日,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在“走好改革路 奋进新时代”北京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发布会—首都基层政权和城乡社区治理新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改革开放40年来,北京市积极创新城乡社区治理理念,扎实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城乡社区治理模式不断与时俱进,取得新进展。

城乡社区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平台。改革开放四十年,首都基层社会治理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了全市城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北京率先制定《北京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梳理出10大类60项社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北京大力推进“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截至2018年底,累计建成1580个服务圈,覆盖全市92%的社区。

为打破过去社区建设都由“政府说了算”的固有模式,使居民“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让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北京市推进实施《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使社区居民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进一步强化居民自治。截至目前,全市3177个城市社区全部建立议事厅,农村社区覆盖率超过了70%,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议事和参与平台。

北京的第一任市长叶剑英说过:“人民的城市人民建,当然人民的城市也是人民管。”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城市治理也随着这个基本理念,共建共治共享也强化自身的基本功能。为做好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北京市印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活力社区、品质社区等“五大社区”,打造中心城区社区精品工程、城市副中心社区引领工程等“四大工程”。目前,全市正在起草《关于新时代加强街道工作的意见》,今年还要完成《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立法,目的就是积极动员社会参与。

此外,李红兵谈到,2013年以来,北京市开始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为牵引,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骨干,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厘清了社区、社会工作者和社会组织的职能定位,构建了联动服务机制,初步形成了北京特色“三社联动”工作品牌。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常态、专业的社区工作者力量。因此在保证这个队伍相对稳定,而且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也是强调自身提升管理。社区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人才的主要力量,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3.5万名社区工作者中,平均年龄39.3岁,90%以上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成为服务社区居民的生力军。

据了解,北京市先后五次大规模提高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水平,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的实施办法(2018年修订)》,明确从2018年1月1日起,北京市社区工作者工资总体待遇平均水平由不低于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70%提高到100%。调整后,社区工作者年人均应发工资达到10万元,月人均应发工资增长约3000元。另外,北京市同步印发《北京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从职业定位、发展空间、权益保障等方面完善制度,为规范社区工作者管理、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提供了制度保障。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