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1年专题 > 第五届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 > 专家故事

闫洪升:不移方寸初心

本站发表时间:[2021-03-24] 来源:京法网事微信公众号 作者:

  二十年前,他是初入法院满怀法治梦想的少年,心中是一往而前的冲劲。

  二十年后,他是法庭上肃然端坐的法官,眼中是世事分明的公道。

  从市高院负责立案、申诉审查工作,到门头沟法院分管商事、执行、行政、立案和刑事审判等工作。

  二十年来,他爱岗敬业,不断用理性思维丈量法律与事实的距离,用司法匠心琢磨道德与利益的衡平。

  他就是闫洪升,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第五届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

  潜心磨练审判业务能力

  法之生命在实践,匠之技艺在磨砺,审判业务能力的提升源于对每个案件的悉心研磨。担任法官以来,闫洪升审理或参与审理过2400余起案件,从立案、审判到执行,从涉部委诉讼到邻里纠纷化解,一件件类型迥异案件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用心琢磨的日夜,而正是一次又一次的推敲论证,造就了他的匠心独运。无论接手多么复杂的案件,他都能迅速发现争议焦点、审理重点及隐藏问题,准确认定案件事实,熟练地运用法律,作出公正的裁判。

  从业二十年来,闫洪升审理了中央电视台“周末喜相逢”商标权争议案、铁道部火车票涨价案、证监会不作为案、黄某某内幕交易侵害股东权益赔偿案等一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除案件审理外,他还现场参与指挥过某村委会申请某某腾退73间房屋案、某病患霸占医院床位腾退案等一系列社会敏感案件,彰显了法律的刚性与威严,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其中,某病患霸占医院床位腾退案入选最高院关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典型案例,得到中央电视台、凤凰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于他而言,典型案件的价值不仅在于定分止争,更重要的是在深入探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化解同类纠纷的普适做法。他将一起新类型案件的裁判思路撰写成《信用证保证金账户阻却强制执行的审查》一文发表于《人民司法》,明确受益人存在欺诈时法院应主动审查履行对象是否准确,以保护执行案件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为涉信用证执行异议案的审理提供了有效参考。

  如果说审判业务是法官为匠之技,那么维护公道便是法官为匠之心。他审理的许多案件,开庭前双方各执一词,剑拔弩张,但经过庭前调解、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威严的法庭、规范的程序、清晰的思路、尊重的姿态、耐心的态度,都使当事人折服于他精湛的审判业务能力、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当事人之间积极、主动化解矛盾的能动性也被激发,经常能在庭审过程中实现弱化冲突、化解纠纷、维护权利的三重效果。正如他所言:“法官的初心就是为民之心。”多年一线部门的工作经验,闫洪升早已深谙当事人需要的不是冰冷的判决,而是更多的倾听和理解,同理心才是打开当事人“心锁”的一把钥匙。

  专注提升理论研究水平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从初执法槌的年轻法官,到法海徜徉的审判业务专家,身份的蜕变需要的不仅是精研法理的求精求真,更少不了源于内心的法律信仰。因为信仰,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全情。

  午夜的窗边,是拼尽全力飞向灯光的飞蛾;似有若无的蝉鸣,提示又一个工作日的告结。涉恶案件合议庭研讨、审委会案件评查、专业法官会议、《民法典》培训……梳理完一天的工作,他终于有时间对一起信用证执行异议案件研磨推敲。不少这样的夜晚,闫洪升都在撰写文章或者修改文章中度过,数十万字关于裁判请求权的博士论文也是在这期间完成。迄今,闫洪升已发表专著《金融衍生交易法律规制及法律风险管理》,先后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法律科学》、《人民司法》、《人民法院报》、《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等重点期刊和报刊上发表法学专业文章20余篇。他撰写的文章多次被收录在《中国诉讼法判解》、《中国司法制度发展报告》等图书中,撰写的学术论文也多次在学术讨论会中获奖。

  自2015年以来,他主持、参与了北京市法学会《北京市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问题研究》、《关于人民法院能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构建的调研》、《以乡规民约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调研》等重点课题,推动完成了最高法院《关于全面规范执行监督问题的调研》,并拟定《关于规范执行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建议稿)》,为深化审执分离改革、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全面规范执行监督等问题,提供了专业性、针对性、有效性建议。

  探索创新审执工作方法

  匠气易达,匠心难求。作为专家型法官,他深知修为的磨练不仅在于追求技艺的精巧,更在于对现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突破。

  主管执行工作期间,在各级领导指导下,针对精细化管理不足、信息化运用不充分等导致的质效问题,创新推行“1+N+X”信息化执行团队工作模式,革除了执行工作的一些常年痼疾,极大提升了执行工作质效,使门头沟法院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获评最高院“解决执行难样板法院”的基层法院,《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予以报道,最高院专门发文推广学习,全国250余家高、中、基层法院来院交流。在中国法官学院执行学院成立仪式上,周强院长对该法院执行工作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并委派国家法官学院实地调研。为固化解决执行难经验和创新做法,与国家法官学院合作,主持编写了《执行工作长效机制的创新探索》一书。

  主管商事工作期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组织编制《关于辖区企业应对疫情防控相关法律问题的指导手册》,下发至辖区150余家企业,为企业应对疫情提供法律指引。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调研编发《关于建立全域全程全员式社会治理,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治长效的法律建议书》,积极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司法力。

  对他来说,法官的“工匠心”还在于传承。为了更进一步走进年轻干警心中,他经常与大家一起打篮球、打羽毛球,各种集体活动现场都有他的身影,他说:“我愿意做年轻干警们的知心大哥。”他主动与年轻法官组成合议庭办理重大疑难案件,亲自组织法官会议,鼓励干警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笔记录下来,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发给撰写论文的作者,成为青年理论研讨小组的“常驻嘉宾”……

  他说,为大家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分内之事,他希望看到身边的年轻人进步得快一点。在他的指导帮助下,多名年轻法官已经成长为全国的办案标兵、全市的模范法官和审判业务标兵。

  从匠人到匠师,他转身成为北京市政法系统“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北京市法院先进法官、北京市法院“迎奥运、树形象”立案工作文明个人。我曾问过他的座右铭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告诉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眼里的光,或许这就是他为人处世所坚守的那一份本真。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