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平安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17万人聚散万无一失

本站发表时间:[2019-10-07]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来源标题:17万人聚散万无一失

  17万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到长安街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又在活动结束后迅速疏散。国庆期间,北京交通保障队伍仿佛变了个戏法,在“不扰民少扰民”的原则下,圆满完成了长安街外另一场“交通检阅”。在观众看不见的地方,数以万计的交通人成了舞台外的“魔术师”。

  分秒不差运送17万人

  “大家注意脚下别摔倒,跟我走!”10月1日凌晨三点多,天还未亮,苹果园地铁站外,站区长助理许珊珊举着导引牌,朝着人群大声提醒。仅她这一组,就要将1140名集结群众从站台送上车,而给她的时间只有2分钟。为了节省时间,许珊珊跟同事将1140人分为6组,分别对应一趟专列6节车厢。几分钟工夫,站台上列队站满了人。“每个车门前站3列,大家排好队!”指令刚下达,大家迅速行动,紧张有序。随着列车进站、停稳,乘客依次上车,热闹的站台瞬间清空了。送走专列,许珊珊低头看了看表,刚好2分钟。

  差不多同一时间,公交集团驾驶员赵玉楼已经提前半个小时来到清华大学。从哪个门进,哪个门出,运送路线经过哪些路口,这位参与了三次大庆保障的老公交人已开车摸排过多次。为了保证“万万无一失”,赵玉楼和许多参与保障的公交驾驶员一样,干脆睡在了车队或者运送人员所在单位,有的住在教室里,有的则是会议室,公交集团特地为大家购置了睡袋、地垫等物品。4时03分,准时发车,赵玉楼集中精力、紧跟车队,40分钟后车辆按时抵达朝阳公园集结点。

  此时,位于六里桥的交通委应急指挥中心内,综合运输处处长张涛紧盯着大屏幕,密切关注着各条路线执行任务情况。又是一个通宵,张涛眼窝深陷,脸都没顾上洗。此次庆祝活动保障中,他作为交通部门统筹协调人,要与前方11个指挥部对接。

  为什么每个环节都要争分夺秒?张涛用一组数字作答。庆祝活动当天早上,要在三四个小时内,将17万游行群众、观礼嘉宾等人员从四、五环外的集结地运送至长安街两侧。任务重大,不容有失。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交通部门共派出3174辆大巴、中巴及公交车,8条地铁线发出185条专列。

  数百次会议打磨完美方案

  无论是地面车辆,还是地下轨道专列,分秒不差执行的前提是运行图、运输方案的缜密设计。张涛告诉记者,从去年底至国庆前,市级层面研究交通保障方案的会开了数百次,仅围绕东单地铁站集结群众出入问题,副市长召集的研讨会一天内就开了三次。“如果从便捷性上考虑,地面车辆运输是首选,但是为了少扰民、减轻核心区交通压力,最终决定尽量多用地铁运送。”张涛说。

  “如果地铁全线停运,完成大规模运输任务并不难。难就难在国庆当天除了1号线停运、个别线路早间时段停运外,其他线路要保持正常运营,演练阶段更是实现了无线路停运。”北京地铁公司调度员杨杰告诉记者,为了实现专列、普列按图混跑不差分秒,调度指挥部门在演练中不断修正运行方案,每次改动都是以分、秒为单位。

  如果说地铁最大的难题是不停运,地面公交最难的则是应对路网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为了加强信息化调度,公交集团依托调度指挥平台,研发了活动保障车辆调度模块。“红色代表未执行,黄色代表执行运送任务中,绿色则是车辆已到达。”一块大屏幕前,公交集团运营调度指挥中心副经理李金鹏指着线路图说,2264辆公交车的位置、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如果遇到路面拥堵等情况,不必像过去那样逐级上报,指挥中心发现后会第一时间协调交管部门,下达调度指令,效率大大提高了。

  李金鹏介绍,执行最长距离任务的公交车队运送的是国旗方阵,要从怀柔开至前门,单程近两个小时,一共41部车。正是因为有了科学调度、精准指挥,41部车全部按时到达,没有一部车掉队。

  社会交通恢复“能早则早”

  “我们制定方案时有一个原则,尽量不扰民、少扰民。”张涛告诉记者,根据交管部门发布的交通管制通告,地铁、公交力争“封站、绕行能晚则晚,恢复运营能早则早”。

  据统计,三次演练加上正式活动期间,公交、地铁共保障了社会面1亿人次的日常出行。对此,市交通委客运综合协调处处长郑红普深有感触,“这是在二百多条公交线采取绕行、甩站等措施,地铁1号线停运,一百余座地铁站封站封口的情况下实现的,非常不容易!”郑红普说,庆祝活动优先使用了公交、地铁、道路、场站大量资源,“我们要把剩余的资源用好、用足。”

  为了庆祝活动顺利举办、社会交通稳定运转,数以万计的交通人坚守岗位,克服着外人无法想象的困难。

  690路驾驶员韩文生负责游行群众的接送任务,保障期间,他的母亲罹患癌症接受化疗。为了不影响保障工作,韩文生与担任专87路驾驶员的弟弟协调排班时间,轮班照顾母亲。在保障期间腰椎间盘突出发作,韩文生随身携带着瑜伽垫缓解疼痛。

  因参与保障和安全需要,核心区多座地铁站自9月30日20时至10月1日夜间保障结束持续封闭车站,大批站内员工无法进出站、交接班,漫长的33个小时中,他们只能吃住在位于地下的车站。

  “别人过节,我们过关。”已经患重感冒多日的郑红普吸溜着鼻子,嗓音沙哑,“欣慰的是,活动期间,交通部门热线没有接到一个市民投诉电话。”


[供稿单位: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李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