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学习平台

“红墙意识”是“四个意识”在首都的生动实践

本站发表时间:[2018-07-18] 来源:千龙网 作者:

  中南海周边环绕着一道长约5公里的红墙。北京市西城人常以“中南海的邻居”自称,透着一份自豪、一份荣誉、一份责任。面积50.7平方公里的北京市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在这里办公,国家许多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在这里展开。

  特殊区位决定特殊使命和责任。西城人用“为党中央站好岗、放好哨”的信念,用全心全意服务党中央、保障党中央、守护党中央的行动自觉,用推动城市深刻转型、助力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真抓实干,践行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践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作为离红墙最近的人,西城区党员干部群众在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职责担当,弘扬优秀文化基因,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价值追求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以“绝对忠诚、责任担当、首善标准”为内涵的“红墙意识”。“红墙意识”是全区人民的共同理念和认识,是贯穿在干部群众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精神力量,是“四个意识”在首都的生动实践和集中体现。

  “绝对忠诚”是“红墙意识”的本质属性。北京市委书记蔡奇说:“对党绝对忠诚关键在‘绝对’两个字。”“绝对,就是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红墙意识”正是这样一种绝对忠诚的品格,是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忠诚于职守的高贵品格。仅以守护平安这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为例。夏天的新华门,地面温度最高超过50摄氏度,冬天的北海大桥,穿12层衣服,不到半小时就被冻木了,离中南海一墙之隔的府右街派出所民警,24小时忙碌,一年四季为党中央站岗,为人民群众守夜;7.8万实名注册的“西城大妈”,重大政治活动和重要时间节点就是“令”,不论是已经搬走的还是在外旅游的,都会自觉回来完成任务。“再辛苦,我们都愿意。”“讲政治、爱红墙、热心肠,是首都首善应有的风范。”民警和“西城大妈”各自的话,说的都是“绝对忠诚”。

  “责任担当”是“红墙意识”的行动指南。历时4年多,“动批”12家市场、1.3万个摊位疏解任务圆满完成;建立业态准入联审机制,审核未通过,再“招财”的项目也不能进来;“我是一名老党员,拆违建我家先拆!”……践行“红墙意识”,就要在工作中体现责任担当。加快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促协同、惠民生,西城区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敢啃硬骨头,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取得了丰硕成果,开创了新局面,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首善标准”是“红墙意识”的外在表现。北京作为首都,各方面工作都具有代表性、指向性。争做首善之区,为人民服务,是“红墙意识”的直接体现。西城区以首善标准大力推进城市治理精细化,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事。目前“民生工程民意立项”工作共完成132个民生项目,涉及住房条件改善、公共设施、社区管理、社会服务等领域;一年前,1402名街巷长“走马上任”,解决问题有了“直通车”;为更好实现“留白增绿”,建起多个“城市森林公园”和“口袋公园”,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超过95%……始终坚持首善标准做好“四个服务”,做好各项工作,早已成为西城区的办事方式和习惯。“红墙意识”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巍巍的红墙,飘扬的红旗,红墙边对党无比热爱绝对忠诚的党员干部群众,构成西城区一道激越昂扬的风景。“红墙意识”在西城区的成功实践,是北京市坚决践行“四个意识”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以实际行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新时代,首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正在奋力开创首都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千龙网评论员 倪恒虎)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