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政法先锋

法官拉家常释法明理化解矛盾 当事人说“困扰我们多年的纠纷终于解决了”

本站发表时间:[2022-11-04]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董振杰 通讯员 秦芝

  “法官,谢谢你解开了我心里的疙瘩,我会尽快配合老张办理手续。”老聂感激地握着原海涛法官的手说道。

  “法官,您真行,困扰我们多年的纠纷终于彻底解决了!”老张手拿着一面锦旗向北京通州法院民一庭原海涛法官和法官助理秦芝说道。

  事情还要从十几年前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说起……

  缘由:房屋拆迁起纠纷

  老张原系通州区某村村民,在本村拥有一处院落,2003年他将宅基地上的院落卖给了村民老聂。老聂支付款项后对房屋进行了多次装修并一直在此居住,但宅基地使用权仍登记在老张名下。十多年后,涉案房屋面临拆迁,双方对于如何分配拆迁利益产生了分歧。

  2015年,老张与老聂在该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下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约定院内地上物的补偿归老聂,宅基地的补偿款及回迁房屋老张和老聂各占50%。随后房屋被拆迁,除拆迁款外还获得了3套回迁房屋,双方又因如何分配回迁房屋产生争议,老聂迟迟未将拆迁款支付给老张。

  2017年,老张将老聂诉至通州法院,要求依法分割拆迁款及回迁房屋。法院经审理,对拆迁款作出分割,因回迁房屋尚无法确定具体位置,暂不具备分割条件。判决后老聂向老张支付了拆迁款,但双方也因此嫌隙加深,以致老聂在取得回迁房屋后依然不愿交出应属于老张的部分。

  2022年,万般无奈之下,老张再次向法院求助。

  铺垫准备:调查取证把案查

  案件还未排庭,原海涛法官就接到了老张打来的电话。电话里,老张无奈地诉说着自己的委屈,从房屋拆迁至今6年过去了,他仍未住上回迁房屋,希望法官尽快办理。庭前,为充分了解纠纷的来龙去脉,原海涛法官调取了此前诉讼的卷宗材料。

  庭审中,双方情绪激动、各执一词,老张提交了《人民调解协议书》,要求老聂尽快按照约定向其交付一半的房屋。老聂则主张除涉案房屋外老张还有其他的房屋拆迁,属于重复安置,严重违反拆迁政策,并向法庭提交了调查取证申请书,要求调取老张其他房屋的拆迁档案。

  为查明案情,承办法官按照老聂的申请调取了老张在该村其他房屋的拆迁档案,经查老张已经获得的拆迁利益与本案无关,本案所涉房屋的分割与拆迁政策并不冲突。

  趁热打铁:耐心劝导促调解

  经过前期沟通和第一次庭审后,老聂的态度已经有所松动。考虑到老张与老聂两家的矛盾由来已久,机械的判决有可能会进一步激化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且有可能引发后续一连串诉讼。

  本着彻底解决矛盾的原则,承办法官拨通了老聂的电话,从拉家常的方式入手,一步步打开了老聂的心结,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紧接着,法官引导老聂换位思考,结合双方利益诉求,通过算账对比、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释法明理。随后,承办法官又拨通了老张的电话,劝说老张主动与老聂沟通调解。

  调解当天,老张和老聂的家人也来到了现场,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达成了调解协议,老聂向老张交付一套房屋,并主动向老张返还了部分房屋折价款。双方握手言和,多年的矛盾终得化解。

  一槌千钧,法在民心。人民法院的每一项工作,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近年来,通州法院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的目标,聚焦主责主业,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