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提示

共享单车运营区域扩大至所有行政区

多区试点投放高精度定位车

本站发表时间:[2022-09-15]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孙宏阳
  共享单车自2016年进入北京,至今已有6个年头。记者昨天从市交通委获悉,共享单车运营区域已由原来的五环内逐渐扩大至全市所有行政区,形成“1+N”的服务格局。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范围内报备的运营车辆为99.85万辆,中心城区79.82万辆。年底前,核心区将完成轨道站点电子围栏全覆盖。交通部门同时再次重申,全市禁止投放运营共享电单车。
  自行车停放区增一倍
  “1+N”的服务格局即中心城区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营区域,3家企业按照承诺规模投放车辆;城市副中心、平原新城和生态涵养区作为N个独立运营区域,因地制宜地引入一家或多家共享单车企业,科学测定车辆运营规模上限。目前,在北京运营的共享单车企业共有3家,分别是美团、哈啰和滴滴青桔。
  在总量方面,北京坚持“总量调控”政策,按照淡、旺季进行动态调整。旺季是每年的4月到11月,中心城区作为统一运营区域,车辆投放总规模不超过80万辆。淡季是每年的12月至3月,中心城区车辆投放总规模不超过50万辆,未来还将视情况调整。
  为规范停放,各区因地制宜扩大非机动车停放空间供给,全市自行车停放区由1.3万个增至2.6万个,按照管理要求将停放区域分为禁止停放区、入栏管理区和规范停放区。目前,全市正在大力推广电子围栏技术,车辆入栏率大概在90%左右。
  高精度定位误差小于1米
  北京鼓励企业适时推广投放高精度定位车辆。目前多区正在试点投放高精度定位共享单车,使用效率、停放秩序明显提升。市交通委表示,为进一步规范单车停放,年底前核心区将完成轨道站点电子围栏全覆盖。
  2020年起,全市陆续启动电子围栏建设、推动共享单车入栏管理。围绕轨道站点、大型商圈等共享单车停放需求旺盛地区,通过卫星定位、蓝牙感知技术,对一定区域内的车辆投放规模和使用情况进行监测。目前,全市已经安装1529套蓝牙嗅探设备,覆盖了1786个停放区。企业通过技术匹配,在31个重点区域的1181个停放区内,针对骑行人归还车辆的环节实行入栏结算管理。车辆如果没有停放至指定停放区,就会弹锁并持续计费,同时还会在APP上引导骑行人至指定停放区。
  目前,延庆、平谷、密云、门头沟、大兴等区已试点投放高精度定位车辆,车辆使用效率、停放秩序、市民满意度较全市平均水平均有显著提高。高精度定位车辆,通过在高精度锁控制盒中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芯片,配合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可实现车辆高精度定位,误差小于1米,确保车辆在指定位置正常落锁。
  同时,为加强轨道站点周边秩序维护,市民投诉集中、骑行需求较大的88个重点轨道站点已实现电子围栏监测管理。年底前,核心区还将完成轨道站点电子围栏全覆盖,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区轨道站点电子围栏覆盖率50%以上。
  禁止投放运营共享电单车
  为规范共享单车运营,本市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处罚。市交通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8月底,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共约谈共享单车企业110余次,查处企业违法违规行为58起,罚款284.2万元。
  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今年初会同美团、哈啰和滴滴青桔3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签署实施《北京区域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规范用户停放行为联合限制性公约》,共同开展骑行人信用管理。自今年2月公约实施以来,已有514人被纳入北京区域违规停放联合限制骑行名单。
  此外,《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本市不发展电动自行车租赁”,市发改委今年也将“禁止新增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纳入《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22年版)》,全市规定禁止投放运营共享电单车。考虑到市民资金和出行安全,交通部门呼吁,市民不要使用共享电单车。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