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人和媒体人责无旁贷。在法治宣传中,必须创新机制、加强合作,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在北京三中院召开的新闻媒体座谈会上,北京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蓝向东分享了他对新时代法治宣传工作的理解。
8月19日,北京三中院邀请部分中央和北京市属媒体召开新闻媒体座谈会,向他们通报近期各项工作特别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开展情况,并请新闻媒体的朋友们畅谈对北京三中院新闻舆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初秋时节,窗外暑气蒸腾,会议室里,大家讨论热烈,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总编室主任
徐光明
做好法院新闻宣传工作要努力做好两点。
一方面,要做到立意有思想、内容有价值。深入挖掘人民法院、人民法官利用法律的力量推动解决时代难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好体现人民法院、人民法官的担当和责任。
另一方面,要增强内容可读性、提升宣传影响力。人民法官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点滴故事,是法院护航大局、保障民生的生动注脚,要注重讲好故事,不断增强宣传感染力、影响力。
法治日报社北京记者站站长
黄洁
提升法治宣传的策划意识,准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敏锐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注重将日常动态融入法治中国建设主题,汇聚优秀线索,紧扣时代旋律,形成法院宣传品牌效应。
法治日报社北京记者站副站长
徐伟伦
疫情常态化防控给法治宣传报道带来了新挑战,但也是新机遇。我们要结合新时势,捕捉新亮点,不断发掘优秀新闻线索,见微知著,以点带面,持续做好法治宣传从法院到寻常百姓家的生动转化。
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记者
倪弋
一个好案例胜过一沓文件。从指引性、服务性和警示性的角度,优选精选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报道。一个好的典型人物能映照群体的光辉,平凡的工作也可以累积起不平凡的作为,平凡的脚步也可以丈量不平凡的人生。一个平实生动、浸润人心的好故事胜过宏大叙事和一系列专业化表达。
新华社北京分社记者
吴文诩
畅通与媒体的沟通机制,寻找更符合受众期待和媒体需求的新闻线索。大力发掘先进典型人物,用时代精神、生动故事为其注入活力,让报道更加动人,充分展现新时代法院风采。
光明日报国内政治部记者
靳昊
案件,是法官的“代表作”,也是老百姓观察法院的一道窗口。要不断将抽象专业的法言法语转化成生动具体的新闻语言,挖掘三中故事“富矿”,更好拉近百姓与法院的距离:聚焦“小”案子,解疑释惑,用法治精神浸润人心;深耕“大”案件,讲述法治故事,展现大时代下的法治进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热线十二》记者
温鑫
以小窗口展现大主题,从点点滴滴的法治故事和人物中找到时代的前进印记。拓展直播等新领域,注重法院审判的全流程资料收集,以更加丰富的素材讲好三中故事。
中国审判杂志社记者
胡启航
围绕党中央中心工作和市委市政府、市高院工作部署履职尽责,服务大局,推选一批典型,打造一个品牌,发挥资深干警社会阅历丰富、年轻人思维活跃的优势,建设一支懂宣传、会宣传、爱宣传的法宣队伍。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政法组编辑
孙国策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加强策划,持续沟通,充分发掘北京三中院建设亮点,发挥学习强国平台优势,持续打造受众喜闻乐见、具有三中特色的融媒体产品。
北京广播电视台《法治进行时》栏目制片人
陶继忠
在合作中注重媒体特点,探索订单式合作模式,提供更符合媒体特色、受众需要的新闻素材。从百姓视角出发,突出法官以案释法,充分利用典型案件及时进行法律解读,使案件依法解决的过程成为全民普法的公开课。
北京广播电视台《民法典通解通读》栏目制片人
潘续
注重案例的提炼升华,既考虑新闻选题的重大性、专业性,也注重新闻语言的通俗性、普适性,将法院媒体的合作阶段前移,积累审判前期的故事,用更丰富的音视频素材讲好法院故事。
北京青年报国内部副总编
孙慧丽
加强与媒体沟通的主动性,打破惯性思维,树立新闻视角,以更大力度发掘案例资源,探索新闻发布会等重大活动之外的常态化合作机制。以小切口讲述大时代,用新颖视角、生动故事、立体手段传递法院动态。
北京日报政法新闻部记者
徐慧瑶
当前,北京各法院的新闻发布会机制日渐成熟,可以进一步发掘具有北京三中院特色的专题发布内容。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等重大主题推出重点策划。
新浪微博政务运营法检行业负责人 李一林
微博平台包容性很强,双方合作领域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可以结合北京三中院工作特点,打造适合新媒体平台的特色专栏,讲好法官故事,讲好审判故事。此外,还要持续加强与上级单位的合作,更好结合业务与宣传,持续打造三中品牌。
新浪教育高级编辑
新浪公开课负责人
李然
进一步发挥普法视频短平快的优势,更加贴近当下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尝试通过法官现身说法的新颖形式,拓展年轻受众群体,为法治宣传注入青春正能量。
对于媒体记者们的意见和建议,北京三中院领导在现场一一认真记录。长期以来,北京三中院积极畅通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交流渠道,主动邀请媒体参与法院重大活动、重点案件、重要工作的宣传策划,通过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及时报道,主动公开,认真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展示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为法院建设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
北京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蓝向东表示,推进司法公正、维护公平正义是人民司法事业和党的新闻事业的共同追求。北京三中院将秉持首善标准,坚持依法履职,与新闻媒体不断深化交流,拓展合作,在新时代讲好司法为民故事,传播司法好声音,彰显司法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