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单国钧:“一桩案也能彰显法治道理!”

本站发表时间:[2022-04-11] 来源:北京政法 作者:

  

  在他眼里

  “家长里短”都不是小事

  “绝不让小纠纷引发大问题”

  是他的宗旨

  他把对法律问题的关注点

  融入解决现实民生问题

  努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他主动担当

  积极推动家事审判改革

  指导建立“云探望”模式

  “离婚证明书开具机制”

  他就是全国审判业务专家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副院长 单国钧

  引导向上向善社会风气

  不让“小纠纷引发大问题”

  民事审判的案子,大多是跟百姓衣食住行相关的家长里短的小事。但在单国钧眼里,这些小事其实并不小。“就像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光辉,一桩案也能彰显法治道理。”单国钧表示,每一起具体的民事案件背后,不仅关系到案件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也体现着国家、社会对于公平正义、对于崇德向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和引导。因此,在审判工作中,单国钧格外重视发挥民事审判对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的功能作用,绝不让“小纠纷引发大问题”。

  

  2021年12月6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审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高铁霸座名誉侵权案”。该案起因于罗某的高铁“霸座”事件,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财经频道对该事件进行了专题报道。罗某认为央视的报道侵犯了其名誉权诉至法院。一审法院经过审理,判决驳回罗某的全部诉讼请求。罗某不服,上诉至北京一中院。

  在此案的专业法官会议上,单国钧提出,这个案件的裁判不能局限于案件本身,而应将案件事实放在法律价值和社会治理的天平上衡量。要通过这一案件的办理,在法律适用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释放法治社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的明确信号,让判决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

  合议庭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法说理,作出了令人称颂的判决,为正当的舆论监督“撑腰”,在社会记忆中留下崇德向善的清晰印记。该案也被写进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

  为群众办实事

  传递司法温度

  “这是一套面积800多平方米的别墅,装修费花了近300万,单是木制品装修费就达50万。我们不能一叶障目。在书面证据有限、无法形成内心确信的情况下,现场踏勘往往是解开心中疑惑的那把钥匙。”为找到这把“钥匙”,2021年6月23日一早,细雨绵绵,单国钧带领合议庭另外两名法官冒雨赴昌平郊区,就一起因装修产品质量引发的纠纷开展现场踏勘。为了让当事人少跑路,也为了最大程度上就地化解争议,踏勘完成后,合议庭组织当事人赴小区所在居委会,单国钧就地敲响了巡回审理的法槌。

  

  “一中院这次现场踏勘和巡回审判工作真正便利了老百姓,增强了司法公信力,也体现了把纠纷化解在当地的工作努力。”小区居委会负责人不禁感叹道。

  “今后,我们将聚焦审判执行工作中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继续因地制宜,为人民群众提供暖心化的司法服务,用实事赢得民心,用司法传递温度,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单国钧说。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探索社会治理的法治途径

  这些年,单国钧在调查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成果丰硕。他认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名民事法官理论联系实际、研究解决问题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基本方式,也是从更高层次解决老百姓司法诉讼“急难愁盼”问题的“更进一步”,是司法审判工作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单国钧的调研重点始终围绕着老百姓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从医疗纠纷、房屋买卖、婚姻家庭,到邻里关系、劳动争议和物业服务,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民事审判的各个领域。

  他积极推动家事审判改革,指导建立“离婚证明书开具机制”,累计发出离婚证明书百余份,在妥善维护当事人隐私、保障未成年群体健康成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机制被评为北京法院第二届司法改革“微创新”优秀案例;指导建立“云探望”模式,有效解决实践中涉探望权纠纷“执行难”“不执行”突出问题。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作为法官,我们不是办的案子越多越好,而是要通过我们办案,让矛盾越来越少,纠纷诉讼越来越少,社会越来越和谐,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这才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单国钧如是说。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