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树立示范典型、强化司法为民宗旨意识,常态化推进“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经组织创建、择优推荐、严格评审、社会公示,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命名100个法院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其中北京法院系统4家法院位列其中。
金融法院
北京金融法院聚焦政治建设、诉讼服务、审判执行、司法公开、信访化解、作风建设等关键环节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连续两年开展“大讨论”活动,创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小组,教育引导干警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立足金融审判职能,构建“保、多、立、审、执”全流程一体化办案工作体系,建立“一站式、一体化、全链条”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办理一批涉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立足金融司法特色,创建“开放式·融党建”工作品牌,与30余家协同单位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展数据协同、政策协同、资源协同、智力协同等工作,为化解金融风险和促进金融治理贡献司法智慧。创建“双轨双平台”“司法指导中心暨中小投资者、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站”“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一站式集约送达中心”“午夜间法庭”等一系列具有金融司法特色的为群众办实事举措,主动回应群众对金融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金融法院创建双轨双平台机制便利群众诉讼
金融法院创建司法指导中心暨中小投资者、金融消费者保护站,弘扬金融法治理念倡导理性投资文化
金融法院开办午夜间法庭便利群众诉讼
门头沟法院
门头沟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办好为民实事。党建引领推动新发展。院党组靠前指挥、率先垂范,细化工作方案、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方向正确、措施有力、群众满意。深化“一统领三嵌入”党建工作机制,深耕党群司法服务站,建立“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小组接单、党员办单”的工作模式,以党建为纽带常态化对接辖区九镇四街,开展共建活动40余次,将群众意见建议转化为公正司法的具体举措,认真办好景区经营、险村改造、民宿建设、物业管理等50余件民生实事。向前服务展现新担当。启动“物业安居”项目,与8家物业服务企业探讨诉源治理方案,物业纠纷同比下降20%;注重源头预防,围绕国道征收、村务治理等问题制发《司法审查年度报告》,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打造“营商护航”品牌,依托法官联络室和民营企业产权保护调解室,主动走访10余家重点企业,接待企业咨询300余起;深度服务乡村振兴,落实“一个意见、五个办法”,帮助10余个村居建立民宿产业风险防控体系,开展专题宣讲20余场,提供法律咨询、矛盾化解指导等30余次。创新举措实现新成效。坚持以民需为导向、注重长治长效,在诉源治理、审判执行、志愿服务等方面推出十项长效机制,累计创建35个“无讼示范村居”,1个“无讼示范企业”,1个“无讼物业社区”,收案量持续下降,诉源治理成效显著;建立48小时全流程快审模式、完善“三维五向”案件管控机制、健全执行“预处罚”制度,结案率、平均审执天数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实现执法办案“三个效果”相统一;建立“12345+12368”双号联通机制,联系法官到位率、反映事项办结率和工单回访率均达100%,在面向群众发放的调查问卷中,整体满意度达100%。
门头沟法院深耕党群司法服务站,主动回应民需
昌平法院
昌平法院认真对照创建标准,结合工作实际,严督实导“善作善成”,精品项目“有声有色”,为民办事“用心用情”。闻令而动,常态化下沉社区,战疫事迹被人民法院报、北京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扎实推进“亮剑工程”和“作风建设年”主题活动,提炼构建“两大服务品牌”,以司法作风建设新成效、新风貌获群众好评点赞。全力守护群众安宁,审结涉恶涉乱案件46件180人、“保护伞”案件10件10人,全市首例网络“软暴力”恶势力犯罪集团案入选北京法院第21批参阅案例,“驻校法官工作室”机制入选“北京法院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制度十大创新事例”。打造司法联动、社区暖心、宣传普法三大惠民清单,深化“调确直通车”“情感调解室”“安居诊疗车”三大夜间法庭服务,为回天地区社会治理提供优质司法保障,获评北京法院人民法庭建设优秀案例。推行“抓三端筑三防”诉源治理模式,聚焦前端治未病,聚焦中端治欲病,聚焦末端治已病,无讼、止讼、息讼三道防线一体推进。创新建立“云处置”财产执行模式,案拍比连续两年位居全市基层法院第一,经验做法被最高人民法院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专刊推介。
昌平法院法官启动夜间“调确直通车”,对一起法定继承案件进行司法确认
通州法院
通州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大局,聚焦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需求,让司法有力度更有温度。一是专班化推进,确保实事办到实处。院党组高度重视“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加强调度研究、督导指导,推动办实事工作有重点、有统领、见成效。二是清单化管理,确保实事办到点上。细化实事清单,明晰工作职责,提升创建质量。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惩犯罪维护民生安全;成立首个反家暴工作站;构建家庭教育指导“三封信”制度,护航未成年人成长;启动“冬日亮剑”执行行动,及时为涉工资、腾退、小微企业经营等民生案件兑现胜诉权益;构建“人民法院-人民法庭-街道乡镇-村居社区”四级解纷网络,通州区22个街乡镇一站式解纷中心全覆盖,推动纠纷诉前化解,案件量同比下降24%;建成全市基层法院首个实景化、沉浸式网上诉服中心,高标准启用线下一站式诉讼服务和解纷中心,构建立体化智慧集约诉服体系,增强群众司法体验感、获得感。三是对象化着力,确保实事办到百姓心里。坚持开门搞创建,积极开展代表委员联络、走访调研交流等活动,覆盖600余人次。坚持党建引领,与辖区41个基层单位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110余次。坚持问计于民,聚焦10类人员开展150余份问卷调查,总体满意率100%。为群众办实事相关工作被新华社、法治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关注报道,社会反响良好。
通州法院举办“党建引领 府院联动 基层共治”城市副中心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推进会
全市法院干警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为榜样,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贡献更大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