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苑

【散文】因为相信而看见——观《觉醒年代》有感

本站发表时间:[2022-03-31] 来源:北京法院网 作者:齐楠

  回忆追溯至七年前的六月七日,我与同窗在东北那片黑土地上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天恰巧是全国高考的日子,仪式感也更加强烈。北方初夏的风带着一丝凉意,主席台前鲜红的党旗将我的脸映红,年少的我在那时并不能完全理解什么是为了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什么是为党和人民随时准备牺牲。我只知道我将用毕生的时间去追随一种世界上最伟大的信仰,今后不论是继续求学还是走向工作岗位,这个信仰将伴随我一生,并将彻底改变我的思想世界。

  最近看了一部党史好剧,名为《觉醒年代》。百年前有着一批用生命改变中国的新青年,短短几行党史文字描述地却是他们的一生。那时的革命先驱们在凄风苦雨中抨击旧文化,强力倡导科学与民主,为传播新思想而奔走呼号。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国运飘摇、民不聊生。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改变旧中国的面貌,面对贫穷落后的国家,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面对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一批先进分子登上了历史舞台,一步步探索着救国救民之路。其中,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众多历史人物为中国寻找出路而开始了种种探索和思想交锋。思想文化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都令人激动和震撼,也让我再一次重温了“五四运动”“南陈北李”“陈望道蘸着墨汁吃粽子”“红船故事”等事件和典故,有时感觉自己也置身其中,与这些先辈一起痛苦、一起挣扎、一起奋起。

  转眼间岁月轮替,我们在获得科学与民主以及全面社会进步的基础上进入了“新的觉醒年代”,站在一代又一代思想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地客观、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热血沸腾的历史中审视自己,收获历经坎坷却也一往无前的担当和勇气;在多元丰富思想争鸣中回溯传统,收获海纳百川的心态和本民族的文化自信,更为重要的是,我在该剧中再次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梦想,被澄澈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深打动,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

  共产党人始终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苦难辉煌史。剧中有一段陈氏兄弟牺牲的场景,感动了无数观众,他们带着镣铐,赤着脚踩在血水里,却是英勇地带着微笑走向他们生命的尽头。“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如今的盛世皆有革命先辈的付出,时代的风沙磨不去历史明珠的光辉,成大义者在哪个时代都值被钦佩。其实,为革命牺牲的党员中,兄弟烈士并不少见,还有大量的夫妻烈士、父子烈士、母子烈士……他们身上不怕牺牲、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已经深深植入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里。即使在当下的和平年代,我们也能看到抗疫斗争亲兄弟、脱贫攻坚父子兵的身影。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勇于攻坚克难,就在于始终保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鲜明政治品格。每当国家危难之际,总有共产党人身先士卒、逆流而上。还记得2020年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张文宏那句“共产党员先上”,成为 “战疫”的最强音之一。

  共产党人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目的,而脱贫攻坚是这一根本目的的生动写照。在中国,脱贫攻坚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而是必须如期实现的政治任务。四川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为建一条3.8公里的通村公路,动用了全球现役运力最大的米-26重型直升机吊运机械设备。真心实意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精准帮扶困难群众摆脱贫困,必然能够得到人民衷心拥护。我们党从人民中来,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身做了主人,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在经济上从饥寒交迫到丰衣足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振奋,呈现出自信自强的时代风貌。

  在我经历的求学、求职时光里,我的身份恰巧是“青年”,而青年是一种不一样的身份,是青春的年纪。正如李大钊在《青春》中所写道:“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每当面对各种困难时,我总会不自觉地怀疑自己、否定自己,那段于我而言黑暗的岁月可能比起革命先辈曾经所面临的考验着实是微不足道,而我更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只有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信仰,不断完善法律素质,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的法律人,才能真正地不负青春,不辱使命。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

  一百年雄关漫道,九万里风鹏正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就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回首百年历史,展望美好明天,我们要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新征程上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

  如今仍是觉醒年代,信仰的力量必将伴随终生。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