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5日是第7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为“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北七家法庭干警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国家安全教育法治讲座。
昌平法院法官助理周静以“凝心聚力 共同维护国家安全”为题,围绕国家安全知识、国家安全工作等内容,给北七家镇政府120余名机关干部带来了一堂干货满满的国家安全教育法治课。
听上去遥远神秘的国家安全,其实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你了解国家安全吗?知道如何来维护国家安全吗?这场国家安全教育法治讲座为你解答。
什么是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当代国家安全主要涵盖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等。
国家安全的核心是什么?
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没有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就根本不可能有国家安全。政治安全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保持稳定,不受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颠覆。国防安全是指国家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全,不受外来军事威胁或侵犯。
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哪些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遵守法规--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
报告线索--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
提供证据--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
提供协助--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提供支持--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保守秘密--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
其他义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
哪些行为属于间谍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间谍行为是指:
(一)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外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
(二)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三)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以外的其他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窃取、刺探、收买或者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或者策动、引诱、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活动;
(四)为敌人指示攻击目标的;
(五)进行其他间谍活动的。
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举报间谍行为?
1、拨打国家安全机关“12339”举报电话进行举报;
2、通过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平台www.12339.gov.cn进行举报;
3、通过信件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前门东大街9号,邮编:100740);
4、直接前往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前门东大街9号)。
公民如何在日常交往中增强保密防范意识?
1、学习保密常识,接受保密教育,正确认识保密与窃密的斗争,增强保密意识,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2、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内外有别,在现实生活和网络交往中不要随便涉及我重要涉密单位的内部人事组织、科研进展、技术成果和经济建设中各种未公开的数据资料。凡可能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应当回避或按上级的对外口径回答。
3、在与境外人员接触时不要携带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记有秘密事项的记录本。对方向我索取科技成果、资料、样品或公开询问我内部秘密时,要区别情况,灵活予以拒绝。
4、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不要带境外人员参观或进入非开放区域、场所;不准境外人员利用学术交流、讲课的机会进行系统的社会调查;不要填写境外人员发放的各种调查表,或替他们撰写社会调查方面的文章。
5、在新闻出版工作中,要注意保密原则,不要随意刊载有关国防、科研等事关国家秘密的事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在国外刊物上发表文章,要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不要为境外人员提供或者代购内部读物或者资料。
国家安全为人民,国家安全也靠人民,让我们时刻提高警觉,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