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公布的2022年“北京市公安局优秀师徒”中,昌平公安分局的两对“师徒”榜上有名。他们分别是来自天通苑南派出所的蒋臻、尚丰和来自沙河派出所的张鑫龙、汤嘉程。今天让小编带大家走近这两对“师徒”。
师徒故事1
师傅:
蒋臻,男,33岁,2012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天通苑南派出所社区警务队副队长。曾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2次。
徒弟:
尚丰,男,25岁,2019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天通苑南派出所民警。曾荣获个人嘉奖2次。
在北京市超大型社区天通苑社区,有这样一对师徒,他们年龄只差8岁,是全所最年轻的一对师徒,也是最“能拼”的一对兄弟。
师傅蒋臻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很文艺,十年从警生涯里五年辅警五年民警,对工作有韧劲有决心是他留给徒弟的第一印象;徒弟尚丰文质彬彬,对公安工作却有一腔热血,“把社区当成自己的阵地,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是师傅对徒弟的评价。
一起跨年抓贼
把陪女朋友跨年的钱都省了
2021年12月30日,有群众报警称停在天通苑龙德广场的电动自行车丢失,接报警后,师徒二人迅速展开调查,这一干就是一宿,一直追到了嫌疑人的住所,一举将涉嫌盗窃电动自行车的嫌疑人抓获。回忆起这段故事,尚丰笑道:“和师傅不但学会了抓贼,还把陪女朋友跨年的钱省了。”两人亦师亦友,更是兄弟。
拒绝事主“感谢”
一次身教胜过百次言传
星光不问赶路人,韶华不负追梦者,师徒二人一个经验丰富,一个努力肯干,比肩共进,很快成为侦破辖区案件的一把尖刀,破获了很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也收到了多面群众的感谢锦旗。其中最让尚丰难忘的是,他跟着师傅一起连续奋战一个多月破获一起案件,最终将嫌疑人抓获归案,受害人送补充材料时里面夹了一小摞“感谢金”,师傅蒋臻立即报告所领导并第一时间拒绝了“感谢”。尚丰说:“一百次言传也不及一次身教,秉公执法,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师傅给我最好的传承。”
师徒故事2
师傅
张鑫龙,男,32岁,2016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沙河派出所打击办案队副队长,荣获立个人三等功3次,个人嘉奖2次。
徒弟
汤嘉程,男,26岁,2019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沙河派出所民警,曾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1次。
张鑫龙年纪虽然不大,却是沙河派出所里公认的“铁人神探”,什么棘手的案子到了他的手里总能迎刃而解,什么纠纷矛盾到他那总能妥善化解,所以当汤嘉程这个同样年轻的小伙子来到所里,所领导毫不犹豫就把嘉程交给了张鑫龙,让他作为“警师”,做好传帮带,把警察职业素养,经验方法技巧传承下去。
多挺一会,多问一层,多想一步
令徒弟汤嘉程印象深刻的是师徒俩2021年一起办理的一起辖区盗窃案,当时俩人熬了几个通宵终于抓获了嫌疑人,徒弟本想着完事儿好好休息休息,师父张鑫龙却又发现了新的疑点,顺着疑点找下去,又发现该嫌疑人藏匿的别的赃物,并通过梳理前期的盗窃警情,找到了失主物归原主。
小小的案子让汤嘉程收获颇丰,“师傅常对我说,好的侦察员,就是要在熬不住的时候再挺一会,感觉存疑的时候多问一层,办什么事情多想一步”。“在和师傅一起办案的日子里,我每天都能感到成长和进步,收获了成熟稳重,也懂得了善于思考和勤于分析”
懂法律,也要懂人情
才能做好群众工作
所里接到一起债务纠纷,欠债人多次避而不理的态度让催债人愤怒不已,一气之下要与对方动手,被闻讯及时赶来的汤嘉程拦下。汤嘉程批评催债人的动手行为,催债人一听更加气不过,两方僵持不下,无奈之下汤嘉程只得向师父张鑫龙搬救兵。
张鑫龙赶到后,搬来凳子让双方坐下,先是聊家常让大家平复情绪,然后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了解对方的不易,向双方普及不遵守法律和契约的后果,最终,催债人明白了自己的冲动不能解决问题会让问题更糟,欠债人也在众人劝说下答应积极想办法尽快还款。
“调解纠纷第一步先让双方平静理智下来,然后从群众的角度帮助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做好群众工作。”经过师傅的点评分析,汤嘉程及时反思,也明白了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不断在工作中探索归纳自己的方法。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一路艰辛,一路收获,一路引导,从工作到生活,从琐碎小事到紧急要事,警营师徒,既是情怀,也是传承,传承着责任,传承着担当,传承着新时代的公安精神,在为民服务这条路上坚持不懈,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