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朝阳

朝阳区检察院开展2022年度检察建议优秀案例评审活动

本站发表时间:[2023-03-20] 来源:朝检在线微信公众号 作者: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及市委《实施意见》,发挥优秀检察建议的示范引领作用,优化检察建议工作质量,提升法律监督质效,3月17日,朝阳区检察院组织开展2022年度检察建议优秀案例评审活动。活动邀请市人大代表高丰,区人大代表张萍,人民监督员肇研、张金英,《中国检察官》杂志社副总编韩彬,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教授刘昂,市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孙春雨共7人担任评委,对入选案例进行评审。
  2022年,朝阳区检察院全面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取得良好工作成效。此次参评的14件检察建议经初审后入围评选,领域涉及成品油生产安全、个人信息保护、高空抛物、社区矫正等。入选检察建议调查核实深入,跟踪督促及时,建议效果突出,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指导性。
  市人大代表高丰
  参评的检察建议反映了人民群众在生活中所需解决的社会治理问题,检察机关积极履职,充分回应了百姓的呼声和需求。
  区人大代表张萍
  参评的检察建议涉及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朝阳区检察院通过细致调研和工作,有效解决了相关问题,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人民监督员肇研
  朝阳区检察院在办理案件的基础上,发挥检察建议“治未病”的能力,通过“回头看”推动相关问题深入解决,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治理效果。
  人民监督员张金英
  朝阳区检察院在检察建议工作中做到了“点面结合”,将检察工作从“治罪”延伸到“治理”,特别是关注检察建议的采纳效果,为朝阳区检察院点赞。
  《中国检察官》杂志社副总编韩彬
  参评的检察建议涉及领域广,文书质量高,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司法监督重点,通过深入调查核实和跟踪督办,充分发挥了检察一体化作用。同时建议检察机关在制发检察建议时,应注意提高检察建议的切入点和站位,深入挖掘类案问题,实现从个案办理到诉源治理。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教授刘昂
  本次参选的检察建议范围广,类型多样,突出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多方联动的工作特点,在参与社会治理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市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孙春雨
  参评的检察建议涵盖了“四大检察”,文书制作规范,建议效果突出,体现了“三效统一”,充分发挥了检察建议在促进执法司法公正和参与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有效促进检察建议工作高质量发展。
  对朝阳区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如何再上新台阶,杨征军副检察长指出:
  1
  围绕重点领域,加大制发检察建议的“力度”
  比如在公益诉讼领域,围绕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制发具有针对性的检察建议;
  2
  紧抓问题症结,提升制发检察建议的“精度”
  综合运用调查核实的手段,精准制发可行建议,并及时了解整改落实情况;
  3
  创新方式方法,强化检察建议影响的“广度”
  运用宣告送达、听证会等方式宣传检察监督工作成效,扩大社会公众对检察建议工作的知晓度。
  接下来,我院将切实发挥优秀检察建议的示范引领功能,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遵循检察建议工作规律,以“求极致”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检察建议工作,为首都检察高质量发展和检察现代化贡献力量。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