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对敲,是指在证券、期货交易中,一方实际控制买卖双方的账户或者买卖双方经过合谋,按照选定或者约定的种类、数量、价格、时间相互进行买卖交易。在期货市场,对敲交易严重违背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规律,破坏了市场交易秩序,部分对敲交易背后甚至隐藏着违法犯罪行为。近期,朝检君就办理了这样一起利用期货对敲实施盗窃的案件。
案情介绍
去年,小张将公司发放的年终奖存入其名下期货账户内。前不久,正当其想凭借炒炒期货“发财”时,通过他人介绍认识了一位“期货专家”李某。李某称可以帮助小张代炒期货从而获取高额利润,小张心中一阵狂喜,遂将自己的期货账号和密码全盘托出。殊不知,等来的不是“翻倍”的奖金,而是公安机关告知其30万元钱款全部被盗的电话。经查,本案中,犯罪嫌疑人李某在多名被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期货对敲,其获取期货账号和密码的手段也花样百出,有的是虚构“专家”身份,以代客理财名义骗取,有的则通过偷窥或其他技术手段窃取。
在获取被害人账户密码后,嫌疑人往往从关注和购买人数较少的不活跃期货合约入手,进行超低价或超高价交易。具体分为:
低价买入型!
即由李某控制被害人账户买入平台中某期货合约项目,随即由其同伙朱某控制的嫌疑人账户从被害人账户中低价买入,再用正常价格卖出,从中赚取差价;
高价卖出型!
即朱某按照期货市场的正常价格买入某合约项目后,直接高价卖给被害人账户,从而使被害人的钱款转移到自己的账户中。
近日,被告人李某和朱某因犯盗窃罪均被法院依法判处。
朝检君提醒
01
委托交易有风险,密码保管须妥善
投资者应合规交易,不可抱着“发财梦”,轻易将账户委托给网络上认识的陌生人或者所谓投资理财“专家”操作。密码设定不可过于简单,定期更换重置密码,安装杀毒和防火墙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和木马特征库防范技术入侵。
02
交易信息经常看,一有异常速报案!
及时关注自己账户的使用情况,一旦遭遇违法对敲交易,操盘手卷款而逃的情况,应及时报警,联系交易期货公司、交易所等及时限制资金流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