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东城

“旅拍”日趋流行,要谨防风险隐患

本站发表时间:[2022-02-11] 来源:北京市东城法院 作者:北京政法网

随着社交平台的发展,游客需求进阶,以线路规划、造型搭配、妆面造型等多种形式为内容的旅行跟拍逐渐占领市场。由于发展不健全,行业内相关纠纷也随之呈增多趋势,“旅拍”虽好,但也要谨防其中的风险隐患。

不规范交易屡见不鲜

“旅拍”行业非平台交易普遍化,只有少部分“旅拍”依附于各大出行软件平台之上,多数是私人线上交易,如通过微信进行线上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非平台式转账交易。此过程缺乏监管,易产生纠纷。此外,旅拍行业内无合同、合同不规范情况普遍存在,部分案件中出现当事人以“聊天记录”举证,且就提供“旅拍”服务的价格等主要内容未进行明确约定,导致纠纷认定困难。即使在制定合同的交易中,合同也大多并不规范,“霸王条款”“天价定金”的情形屡见不鲜,拟定的合同条款通常较为简单,对相关权利义务约定不明。

宣传内容难以兑现

目前“旅拍”行业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进行虚假宣传的情况严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是宣传前期存在使用过度美化照片、盗用他人拍摄照片进行虚假宣传等情况,导致消费者对服务质量产生认识偏差;二是商家为促销所承诺的“0元试拍”“不满意退款”等往往无法兑现,甚至以附加条件造成消费者二次消费;三是拍摄内容形式变味,“旅拍”公司从最开始承诺“边走边拍”,结果最后变成了影楼式流水线“定点拍摄”,拒绝消费者旅行过程中的拍摄场景提议。

经营质量不尽如人意

“旅拍”行业市场缺口大,部分主体成熟度不高、专业性不足。在某企业查询平台检索近三年新增以“旅拍”为企业名称的公司1609家,在某购物平台上搜索“旅拍”仅北京地区就有4764条。此外,部分“旅拍”公司不满足《旅游法》《旅行社条例》的资质限制,无旅行社经营许可进行旅游路线定制,易埋下人身安全风险,如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当事人受伤等。部分“旅拍”公司稳定性不高,在服务之前、服务期间或涉诉期间倒闭,导致当事人维权进退维谷。由于“旅拍”的跨地域性特点,很多机构违约选择异地“代拍”,但从业人员门槛低,技能素质参差不齐,拍摄质量更加难以保证。

对于以上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强监管,畅通投诉渠道,加强针对性普法;另一方面需要制定行业标准,制定合同范本,发挥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的作用。对“旅拍”消费者来说,充分考虑“旅拍”过程的风险隐患,选择正规平台服务,提高合同意识和证据意识,强化自我保护措施,都是很有必要的。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