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部监察组李金迪似乎总在静静忙碌着,然而那些勤耕笃行的时光绝不会被辜负。在2022年北京法院首届司法政务技能比赛中,李金迪脱颖而出,获评北京法院内部督察专业政务标兵。
消融“冰冷严肃”,让工作更有温度
“如何能让大家理解督察工作,接受监督时不是感到心慌,而是感到心安,从而主动配合”。这是李金迪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正是带着这样的思考,工作中,她始终用一颗“真心”对接待工作、对待同事、对待群众,让内部督察工作有温度。
在接访中用心用情回应群众。举报人常常因为诉求没有得到解决而心情郁结,倾诉心理需求较大,而又因对法院工作存在的不信任而容易情绪激动,出言不逊。面对信访举报,李金迪在核实办理过程中,总是第一时间查证事实、协调回复,既不让法官觉得“受委屈”,也不让当事人觉得“被忽视”。为让法官能够更加安心工作,针对不属实的信访举报件,她积极运用“吸附”工作法,对举报人耐心细致的释法明理,避免矛盾升级。为让当事人的诉求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她积极联动部门廉政监督员,协调承办团队成员。因工作严谨高效,多次收到举报人赠送的锦旗和感谢信。
在督察中设身处地服务干警。监督是为了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审务督察中发现的每一个问题隐患,李金迪都会深入剖析原因,从中提炼共性问题、发现个性问题,并以点带面推动问题解决。在一次用手机拨打同事的办公电话时,她发现该办公电话被错误标注为一家外地的企业名称,在进一步沟通后发现已有多名当事人误以为是诈骗电话,给法官的工作带来了困扰。李金迪为寻求问题解决,多次与华为技术部门沟通协调,最终纠正了电话黄页上的错误标记。事后,法官说从没想到监察组惦记这事并最终协调解决,很感谢、也很感动。
归整“细碎繁琐”,让司法更有力度
“3个月内,不分白夜周末,协同相关部门共计核查了400多件涉法涉诉问题线索。”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李金迪剥茧抽丝找出问题的症结,有理有据撰写核查报告,从容准确答复举报人,虽然工作量超常,但却是她日常工作的浓缩刻画。忙碌中,她始终用一颗“公心”,助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公信。
以问题为鉴,为工作把脉。忙于工作但从不陷入其中,李金迪利用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大量信访件集中处置的契机,将查证属实问题提炼整理,以不规范问题为点,以人民法院工作流程为线,制作《不规范问题活页夹》,方便干警对照检查,主动防范不规范的司法行为,提升履职能力水平。自推行以来,活页夹不断充实新内容,截止目前记录了60类典型不规范问题,同类问题出现的频次明显下降。同时,积极助力健全廉政监督员工作机制,规范问题线索转办机制,促进各部门提升廉政风险防控能力。
以释法为引,为法治发声。李金迪注重将每一次举报作为发现法院工作问题短板的重要渠道,也作为向社会普法宣传的有力契机。她常说,接听举报电话确实很耗费时间精力,但努力化解怨气、扭转误解、解决问题,是督察干部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方式。在“三个规定”宣传工作中,她结合工作实践,将法律规定用通俗易懂、自然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多次为本院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讲授“三个规定”课程,并录制网络公开课在新浪公开课等平台向社会公众发布,进一步拓展“三个规定”的政策宣传辐射面,引导公众了解司法程序、参与司法监督,助推司法公信。
积极“求索历练”,让成长更有厚度
“纪检监察干部是党进行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内部督察工作从表面上看是‘得罪人’的工作,实质上是在不断践行自我革命。”李金迪在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交流分享会上坚定的说道。入职13年来,她始终用一颗“恒心”,积蓄力量、奋勇前行。
在勤学勤思中前进。成为一名督察干部后,李金迪充分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学习钻研各类业务知识,迅速成长为部门业务骨干。她的办公桌上,各种制度文件、各类学习书籍摞得很厚、码的很齐。结合工作实践,她及时梳理总结工作经验,制作《信访举报办理流程图》,撰写了《组织行为学视角下法院廉政文化建设》《信访举报形势分析报告》等多篇调研文章,积极思考减少信访举报的思路与对策,在全院进行授课分享。为了进一步实现自我提升,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通过了思想政工师的资格考试。
在苦干实干中磨砺。面对各种急难险重工作任务,李金迪总有一股不畏难的拼劲和闯劲,冲锋在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因工作需要,她曾借调到市纪委市监委驻高院纪检组,纪检组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对她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疫情防控期间,身为党员的她积极冲在一线,作为首批下沉干部支援社区抗疫。她珍惜每一次经历,用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项工作,因业绩突出获评东城政法楷模、东城区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并多次获评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
温柔亲和的李金迪在严谨细致中持续自我革命、不断斗争碰硬,深入践行督察工作的职责使命,生动诠释督察干部的勇毅本色,在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一路成长、一路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