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大兴

党建引领北臧乡村振兴

本站发表时间:[2022-04-18] 来源:大兴公安微信公众号 作者:

  大兴区北臧村镇地处南六环附近,镇域面积4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万人。2005年以来,伴随生物医药基地建立发展以及永定河绿色生产发展带的提出,北臧村镇由传统的农业镇逐步转型为受新城辐射影响和产业园区带动的城市功能拓展镇。2019年全镇提出奋力建设绿色、宜居、活力、幸福北臧村的奋斗愿景,创新党建引领模式,释放扁平化机构效能,启用项目化分工推动各项工作,带动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文化育民和社会治理同步提升。

  党建引领,人才强基,驱动治理自强不息

  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只有源源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改革进步。北臧村镇坚持党管人才理念,建强干部队伍,释放人才创新活力,为实现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领头雁。“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基层领导为官一方,对整个政治生态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镇党委的领导下,搭建有声党建墙,运用网络化思维创新党建学习平台,并将有声墙联网安装至7个村委会,将党的建设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打造“红色声音创研室”“沉浸式思政课堂”等学习载体,利用凸显时代特征的党建阵地,深入学习、全面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结凝练“十大思维”,深入指导基层实践。经过3年的党建创新引领,形成了改革创新、革故鼎新的干事创业氛围,树立了积极、担当、创新的基层干部队伍形象。

  扭住青年干部这个创新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全镇着眼近期需求和长远需要,大力发现、培养、使用年轻干部,提倡干部项目化推动工作,锻炼干部独挑大梁的工作能力,为年轻干部创新创业搭建舞台。出台《北臧村镇年轻干部轮岗制度》,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实行导师制,试岗干部担任副科长,独立承担急难险重攻坚任务,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多方从企业引进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精心选拔“人熟地熟事熟”的本土干部,合力担任镇级联营公司要职,为农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选拔优秀干部参与区级防疫隔离点安置、换届选举、招商引资等任务,经过不断历练、培养,一批年轻干部走上重要岗位,生动诠释了在平凡的岗位上淬炼成钢,推动基层治理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更有新意。

  释放村干部这个发力点。充分调动各村党支部书记积极性,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综合评选出5名“北臧名书记”,建立名书记工作室,打造名书记讲堂,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激发村支书集体荣誉感和争先意识。例如,北高村承接区级宅基地改革试点,诸葛营村、桑马房村开启产业民宿创新试点,巴园子村打造北京市美丽乡村,六合庄村探索农村停车资源占用费全覆盖,新立村成为大兴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改革的先行区域,大臧村打造服务生物医药基地的“大臧之家”村庄公寓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干部在工作中不断增强使命感。完善村级干部储备库,吸纳本地青年中退伍军人和创业团队成员入库,推荐7名优秀村“两委”干部进入“新国门—青苗”培养计划。建成党群服务中心先锋区、镇党校分课堂、各党支部分课堂三位一体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升村级干部履职能力。

  因地制宜,多点发力,撬动产业从无到有

  全镇积极落实“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疏解整治成效明显,但产业发展出现提升空档期。为盘活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全镇秉持“产业+生态”双轮驱动理念,因地制宜创新产业民宿、村庄公寓等特有产业载体,在产业发展中优化乡村治理,在优化治理中促进产业发展。

  规划发展新路径。引进专业力量,高水平编制《北臧村镇国土空间规划》,增强规划引领力,为全镇发展擘画蓝图、指明方向。明确提出“一带三地三分区”产业发展格局,即以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牵引,以农用地、集建地、林地为抓手,将全镇17个自然村分成康养休闲创新、产城融合示范、多功能引领发展三大板块,力争在“十四五”末建成创新服务小镇、创意文旅小镇、现代都市小镇、绿色生态小镇、幸福和谐小镇,满足群众对产业兴旺的热切期盼。

  盘活闲置宅基地。北臧村镇囿于产业指标用地匮乏以及无工业园区,产业发展面临着先天不足。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也有“田螺姑娘”的时代奇迹。宅基地治理更新。宅基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改革成为破解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招。选定永定河沿线的村庄,牵线村委会和企业,打造产业民宿。一方面投资人为村集体缴纳管理费,给群众带来更为可观的租金收入;另一方面闲置宅基地有了“管家”,村庄乱停车辆、卫生死角、经济发展薄弱等问题大为改善。全镇以产业发展为撬动点,积极和生物医药基地管委会合作,搭建平台吸引企业深度体验民宿,目前已经打造了以当归小院、知鱼乐庭为代表的康养小院,以诸葛美庐、少林泊舍·忘言等为代表的文化小院,成为全镇创新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规范农村租房市场秩序。为了解决流动人口多带来的一系列治理难题,全镇狠抓出租房屋管理,建立工作站,推行租客旅店式实名登记,分级分类评估房屋安全等级,优化村庄租房秩序。为提升出租房品质,在邻近生物医药基地的村庄打造村庄公寓。引入社会资本发挥中介作用,由企业对农民现有出租房屋进行统一收购、装修、出租、管理,便于村委会统一管理。这种高效组织村民、趸租对外出租的模式,是对流动人口规范管理、镇企村三方治理的一次成功尝试。

  拓展林地附加值。北臧村镇地处北京市第二道绿隔地区,自2012年第一轮百万亩平原造林绿化建设工程实施以来,累计造林近2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9%提升到51%。镇党委政府以林地为依托,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开拓林地资源,狠抓林地经济创新。大力发展“林旅模式”。激发镇级联营公司积极性,统筹林地资源,扮靓林地,修建10公里闭环式骑行步道,沿路栽种56种100万株郁金香,种植40余亩海棠,点缀百日草、七彩凤仙,致力打造四季景观。在林疏区域搭建帐篷房车露营区、素质拓展区、亲子互动区等休闲区域,创新一系列不同主题的活动,春有郁金香、夏有啤酒节、秋有马拉松、冬有冰雪节,旅游业拉动假日消费,为本地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区域影响力不断攀升。重点发展“林商模式”。林地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拉动旅游业,更是通过林业名片开展绿色营商。为优化营商环境,全镇提出绿色营商理念,旨在为企业提供更加快捷、便利、透明的营商环境。出台《关于引荐人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营商政策,大片林海造富于民,一批潜力股企业成功入驻北臧。林下经济先进经验成功入选国家林草局28个《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汇编,为高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深挖传统,文化育民,带动乡风文明和谐

  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坚持产业富民、文化育民两手抓。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对乡村治理尤为关键。

  深耕文化沃土。北臧村镇不仅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更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以镶黄旗为代表的满族风俗村巴园子村、以农耕文化为代表的赵家场村西甜瓜采摘业颇具影响力。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社会也面临着传统文化缺失、熟人社会逐渐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为了激发群众的自我认同感和凝聚力,镇党委在坚定文化自信上做足文章。成立“永定河诗社”,在全国范围内海选出百余篇弘扬礼赞北臧村的精美诗词,汇编成《绿港诗韵》,并获评“中华诗词之乡”的称号。集结本土文化名人撰写《北臧村镇赋》,成为永定文化的京南符号。2022年,在西大营村举办幽州台文化论坛,借助古幽州台的文化底蕴,探讨新国门背景下如何挖掘传统文化、引进人才、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等课题。这不仅为北藏村镇,更为大兴区域发展刻上”人才为要“的文化符号。

  培育时代乡贤。乡贤扮演着农村治理“促进器”的角色。农村面临人才欠缺困扰,“留得住乡愁”的乡土文化需要重建。全镇大力呼唤新时代乡贤有新担当、新作为。吸纳退休村支书等建立“乡情理事会”,在17个村建分会,不仅遏制农村红白事攀比奢侈之风,更依托“乡情驿站”建设,让村庄治理更有人情味。选树各领域北臧乡贤,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最美家庭、孝心儿媳、汉服七夕等文化活动,树立起群众身边的道德楷模。凝聚起乡贤力量,释放文化活力,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推动未诉先办。北臧村镇将12345市民服务热线当做一号民生工程,创新“红黄绿”反馈机制,制作了大兴区首个接诉即办工作手册,“三上门”群众工作法被广泛报道和推广。为了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全镇多向发力,率先破题,改革协管员管理机制,将协管员和网格员职能相融合,促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广泛发动群众,建立志愿者队伍,让其成为政府的“眼睛”和“耳朵”。发挥群团组织力量,成立大兴区首个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基层工作站,建强人大代表“一站三平台”和青年先锋队,不断凝聚思想共识。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将17个村划分为4大片区107个网格,引入专业物业公司对村庄事务“一揽子”统筹。将接诉即办自上而下和网格管理从下而上互嵌发力、齿合联动,治理效能大幅提升。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