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周末及八小时以外时间,为老百姓解决好“家门口的烦心事”,这是房山法院长阳人民法庭“星夜调解室”的办事宗旨。近日,长阳人民法庭“星夜调解室”深入房山区西潞街道苏庄三里社区,为社区居民实地解决了停车位纠纷矛盾,获得百姓点赞。
调解员进社区 实地解决纠纷
(长阳人民法庭“星夜调解室”调解员到西潞街道苏庄片区开展调解工作)
随着私家车的激增,小区车库车位纠纷频频发生,车库车位问题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随着该类纠纷数量的增多,产生纠纷的原因也非常复杂。近日,西潞街道苏庄片区邀请长阳人民法庭“星夜调解室”特邀调解员张鸿儒、贾巧英来到该片区,针对建鑫园二里院内停车位纠纷问题开展调解工作。
“星夜调解室” 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它又具备哪些职能呢?据悉,为落实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的部署和要求,房山法院长阳人民法庭将化解矛盾纠纷的关口向基层前移,将解纷力量向村庄、社区下沉,派驻特邀调解员建立“星夜调解室”,与基层调解力量形成解纷合力。
为深入落实到此次调解工作,西潞街道、社区相关负责人、物业公司及业主代表参加了本次调解工作会,经过现场二个多小时的调解工作,各方充分认可了房山长阳人民法庭“星夜调解室”的调解工作,事件纠纷双方当事人对于停车纠纷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各方人员均表示要合理、合法化解诉求、消弭矛盾。
夜间集中办案 主攻民事案件
“星夜调解室”因何而来?
按照市委和市高院的安排部署,房山法院在长阳法庭启动夜间法庭试点工作。为深入解决辖区群众实际困难,长阳法庭以自主品牌“星夜调解室”为发力点,通过打造“线下+夜间云庭”便民举措,主动融入基层网格化治理,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民的司法服务,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长阳人民法庭法官利用夜间法庭开庭审理案件)
截至目前,长阳法庭以线上云庭为主,共开展各类夜间审判活动327次,其中夜间庭审163次,夜间调解164次。“星夜调解室”解决纠纷119件,其中完成司法确认21件。案件类型主要涉及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相邻关系纠纷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事案件。
长阳法庭在运行夜间法庭的基础上,对下辖拱辰、西潞、长阳、良乡四个乡镇的部分社区进行了夜间法庭需求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入挖掘辖区居民对夜间法庭的实际需求,有效填写问卷人数达369人次。调查结果显示,39.57%的居民工作在房山其他街乡镇、本市其他区或外省市,辖区居民存在着一定的职住分离的情形;同时,居民普遍认为邻里纠纷类、物业服务类、婚姻家庭类、房屋租赁类纠纷更适宜夜间法庭模式。
打造特色品牌 变身“普法夜校”
针对长阳法庭辖区内社区体量大、人员密集的特点,以夜间法庭为依托,在北潞园社区、伟业嘉园社区等7个社区设立星夜调解室。“星夜调解室”采用固定办公时间与预约办公相结合的方式,特邀调解员就近入驻社区,对社区居民的法律纠纷进行调解,最大程度贴合居民调解的时间需求。同时,加强法官对特邀调解员的指导和对接配合,畅通“诉非衔接”渠道,严格把控调解期限和受理范围,防止久调无果导致矛盾激化和证据灭失。
(长阳人民法庭“星夜调解室”调解员到社区开展调解工作)
“星夜调解室”自运行以来,通过主动培训、典型案例巡回就审、以案释法等措施,提升社区调解组织的调解能力,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居民发生纠纷后愿意主动到社区寻求调解解决。
与此同时,“星夜调解室”与高教园区管委会建立合作关系,对接驻区高校在校师生的司法需求,让“星夜调解室”走进高校,同时以“云课堂”、短视频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普法夜校”。近期以深入学习《民法典》为契机,结合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典型法律问题拍摄制作微视频,提升普法活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