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古人范仲淹的抱负,‘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杜甫的胸怀,‘以天下之利而利,坚持以人民之心为心。’这不正是—何双全,这一时代优秀法官的真正写照吗?”
7月4日,房山法院法官何双全在下沉社区收到了11名居民代表联名书写的感谢信和锦旗。
今年1月,何双全下沉到房山区某社区抗疫期间,在值守现场就地化解社区居民35件遗嘱继承、法定继承纠纷案件。居民们从立案到拿到调解书,平均用时不到一周时间。近期,35户居民均已经拿到了牵挂多年的房本。
购房10余年,房本却未办理
房山区某小区的房屋为某建筑公司组织本单位职工申购的保障性住房。购房人大多是该公司来自四川、贵州、重庆等地的老员工。购买房屋后,因房屋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业主们迟迟未能办理产权证。
2021年底,建筑公司向小区业主发布集中办理房屋产权证的通知,要求在限定时间内提交房屋认购书、身份证件、收据等办理房产证所需材料。
然而,原本等待多年的一份通知,却成了王大姐的心头病。王大姐的爱人是房屋购房人,几年前爱人因病去世。按照通知的要求,如果购房人去世的,需要先确认房屋的继承人,提交房屋继承的公证书或者法院生效文书才能办理产权证。
通知里的要求条件多、时间急,爱人去世时没有遗嘱,女儿又在外地工作,婆婆刚去世,爱人的四个兄弟姐妹都在外地居住生活,其中一个兄弟还说过应该有他的份额……多种问题交织在一起,不懂法律规定、也从没打过官司的王大姐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王大姐向居委会、律师、公证处等多处咨询,都被告知准备手续繁琐、时间周期很长,一时半会儿难以办妥。
下沉法官,就地指导调解
正当王大姐焦急万分时,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她,社区来了一位下沉抗疫的法官,可能会帮到她。王大姐立马来到值守岗亭找到了何双全,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何双全了解了基本情况后,决定在防疫值守点就地办公,耐心解答了王大姐关于法定继承、遗嘱继承纠纷的法律问题,指导她准备立案所需的诉讼材料和网上立案操作规程。
同时,为充分了解案情,何双全积极向居委会、建筑公司、房屋产权登记机关核实房屋属性、确认房屋认购书等原始资料真实性、产权办理流程等。
收到案件后,为了快速、高效解决群众难题,何双全依托房山法院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和房山区司法局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即“两中心”)的调解机制,在抗疫值守现场进行云法庭+值守现场的调解,把纠纷化解在现场。
从王大姐向值守法官何双全寻求帮助,到建筑公司告知资料齐全,仅仅用时不到2天的消息在小区里不胫而走。和王大姐情况类似的业主都纷纷跑来找何双全。
何双全一一指导网上立案后,带着审判团队下沉到了社区,为有需求的当事人家庭成员进行示范调解,最终35户居民对房屋继承方案达成一致意见。
何双全法官立即指导调解员对身在外地不能来现场的人员进行线上调解,组织当事人签署调解笔录后,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并将法律文书一一发送至当事人电子邮箱。
再次下沉,法官收到35户居民的感谢信
“总算给盼来啦,何法官!您真是我们的活菩萨!”一位年近七旬的庞老太太激动地拉着何双全的手说,“多亏有何法官的帮助,要不然我家的房本都办不下来!我们35户居民的房本都办下来了。前两天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何法官和助理又下沉来我们小区了,可把我们激动坏了,终于能好好感谢一下何法官了!”
办房本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大事。对于庞老太太所在的社区居民来说,房本有着更多的价值,关系到家属落户、退休养老、孩子上学、房屋交易等一系列民生问题。何双全在下沉社区值守期间,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现场指导当事人足不出户网上立案,就地调解,让当事人少跑路就地实际解决难题,助力35户居民拿到房本,也给小区其他类似情况的居民起到了示范性引导作用,推动纠纷源头化解。
“作为基层法官,为民办实事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更是法院人的价值体现。”面对居民的感谢,何双全说道。
为深入推进诉源治理,房山法院持续创新,深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引导百姓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纠纷解决方式,并主动融入社会治理体系,通过预防纠纷、发现纠纷后及时化解、示范性裁判、听取基层组织的意见等方式,共同推进法院的诉源治理以及辖区的社会治理工作。房山法院将不断深化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高效、快速地在群众家门口化解矛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