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法巴士 || 多方联动,共筑养老诈骗“防护墙”
为帮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切实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近日,房山法院、房山检察院、房山公安分局、房山区东风街道等部门携手“京法巡回讲堂”“普法巴士”,在燕山地区东风街道温馨家园开展了联合党日活动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 守护最美夕阳红”主题普法活动,百余名社区老年人参加了讲座。
活动现场,房山法院刑事审判庭李小芹法官讲解了实施不法行为的后果并给老年人带来防诈提示,提醒群众慎防养老诈骗圈套。
房山检察院、房山公安分局的干警也为现场群众带来了内容丰富、知识点满满的普法讲座。
小编整理了课堂上的干货内容,大家一起学习吧~
寻医问药要正规
特效神药不可信
打着所谓销售“养老产品”的幌子,实则实施诈骗犯罪行为,这是此次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重点打击对象之一。
不法分子通常会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诱人上套。
在他们的圈套中,并不是“一分钱一分货,一分钱一分疗效”,他们用保健品、假药或者劣药来冒充神药,不光骗走了养老钱,甚至损害老人身心健康。
寻医问药一定要通过正规官方渠道,对社会中听说的效果甚好但又价格较贵的药,特别要提起注意,向正规医院医生多询问,与家人多沟通,确认情况是否属实。
集资诈骗广忽悠
“养老投资”是骗局
游说老年人投资所谓“养老项目”,实则实施集资诈骗等行为,也是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重点打击对象之一。
面对种类繁多的养老投资项目,广大老年朋友们一定擦亮眼睛,做到“三个要”:
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投资”一词往往会让我们联想到日后会有高回报,从而产生一种投入冲动和向往,但现实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投资有风险”“高收益通常意味着高风险”。市场经济存在一定程度起伏与波动,即使接受投资的主体不是不法分子,投出去的钱款也不一定能够获得如预期的收益,因此对于投资一定要理性看待,慎重选择。
要时刻关注投资安全。要检查接受投资的主体是否正规、合法,不能十足确定的,不参与投资;要注意投资过程中的信息安全以及流程正规,未经核实不透漏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及财产信息;要多多留存证据,以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投资过程中,接受投资方的允诺、合同等都要勤于留痕,以便出现争议时,有据可查。
要高度警惕诈骗圈套。接受投资方不能出示正规资质证明的,允诺给予超出正常利息水平的高额回报的,让签署空白合同或不给投资人留存合同的,代投资人办理投资、签字的,拒绝投资后穷追不舍的,这些情况背后都很有可能是诈骗圈套,老年人遇到上述情况应及时远离,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非吸犯罪画大饼
宏伟蓝图莫轻信
假借“养老服务”等名义,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也是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的对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不法分子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但是我们应看到,对于投资人而言,结果却相差无几:钱款投出后,打了水漂,较难追回。
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遇到了养老诈骗的相关问题,请一定立即报警、及时止损,避免更多财产损失。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线索举报平台:12337。
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智能化举报平台进行举报。
还可以通过拨打举报电话提供相关线索:
房山法院
010-60315858
房山检察院
010-59558137
房山公安分局
010-8138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