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这日子真的撑不下去了!我明明没花过他的钱,为什么还要为他还债呢……”2019年9月,刘文(化名)来到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监督,该院承办此案的检察人员立即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了解案件事实。
债从天降,银行账户莫名被封
刘文与雷明(化名)原系夫妻关系,刘文是一名小学教师,雷明则做点烟酒生意。婚后,雷明会时不时向父母或者刘文要点钱以填补经营短缺,但总体来说两人日子也算安稳无忧。
谁料,平静的生活在2017年被打破了。2017年起,陆续有债主登门造访要求雷明还钱,不堪其扰的刘文只好带着孩子回到娘家居住。
“工资卡被封了?怎么可能!”2018年初,刘文意外发现自己的工资被冻结。疑惑的刘文急忙打电话向银行咨询,得知这是法院采取的执行措施。但自己既没有欠债,也没有打过官司,为什么突然被执行了呢?她立马反应过来,这事肯定跟雷明有关。
再三追问下,雷明坦露了事情经过。原来,雷明迷上炒现货,早在2016年便以自己名义分别向他人出具了三张借条,借款金额高达700余万元。由于到期后未能偿还欠款,债权人以一纸诉状将雷明和刘文二人告至法院,要求共同偿还欠款。为了隐瞒诉讼的事情,雷明擅自以刘文名义出具了一份授权委托书,由自己代理刘文全权参加诉讼,同时将法院的送达地址填写成自己的住址。
这样一番操作下,雷明一人完成了出庭应诉的全过程。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债务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形成,且刘文未能举证证明存在债权人与债务人双方明确约定该债务为个人债务的情形,应按照夫妻共同债务处理,遂判决连带偿还借款。由于双方当事人都没有提起上诉,判决很快生效并进入执行程序。
就这样,刘文在一夜之间背上了700多万元的债务。得知事情来龙去脉后,感到愈发气愤与委屈的她当下决定同雷明离婚。
技术破局,高额债务由谁承担
离婚后的刘文一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多年辛苦攒下的积蓄都被冻结,甚至连刚入账的工资也无法使用,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刘文向法院提出过执行异议,但因没有依据被驳回;之后刘文向法院申请再审,并主张授权委托书签字为代签,可因为没有书面证据,没能被法院采信。
生活该如何支撑下去呢?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刘文向检察机关提出了监督申请。
顺义检察院受理该案后,检察人员通过调阅卷宗、多次询问当事人核查等多种方式,从案件的办理程序、实体处理和法律适用进行全面审查,了解到确实可能存在未真实授权的情形。
但仅有言词证据并不够,此时,刘文又向检察官提供了一份由北京天平司法鉴定中心就案卷中授权委托书中的签字作出《文书鉴定意见书》,其中认定一审中《授权委托书》中的签名并非刘文本人书写。
为确认该鉴定结果真实性、可靠性,检察官专门委托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进行技术性证据审查,得到了肯定的意见:《授权委托书》并非刘文本人签写。而一审法院未经传票传唤刘文,其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检察官经审查认为,“符合应当予以再审的情形”。
针对刘文提出“钱款未用于家庭日常生活”的主张,检察官在审查银行流水及相关材料认为:借款行为是否具有夫妻共同合意、借款是否用于家庭生活、雷明的借贷金额需通过再审查明。雷明无稳定收入,即便将刘文的收入全部用于偿还借款,直到退休仍难以清偿,更何况在刘文未参与诉讼的情况下就让其背负巨额债务,对其不公,故此案具有再审必要性。
最终,检察机关作出提请抗诉决定。
重获新生,再审改判各担其责
2021年末,经法院再审认定,仅其中两起案件中共28万元为夫妻共同债务,刘文只需对该部分承担连带责任。而其他部分属于雷明的个人债务。相较原审须承担的700余万而言,刘文感觉前所未有的轻松。这场长达四年的债务纠纷,也终于迎来了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