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人民根本利益所系。通州区检察院乘势而上,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通过着力推动区域协作、聚焦民生福祉、强化人员素能,打造“检固”副中心国检品牌,全力服务“七个之城”,为副中心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固”的司法保障。
着力推动区域协作、多元共治,服务“共治之城”
积极推动京津冀国检协同是“副中心国检”的政治站位点和工作着力点。通州区检察院积极作为,着力推动“一核两翼”区域协同。针对毒品案件、招摇撞骗罪等部分犯罪组织存在跨京津冀区域犯罪的现象,通州区检察院通过解决管辖争议、代为取证、社会调查、委托帮教等异地协作方式全链条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通过联合培训、情况通报、业务研讨、交流会商等创新形式,开展京津冀国检协同、通武廊国检协作,共享办案理念,协同执法尺度。通过追诉相关单位犯罪、移送侦查监督线索、公益诉讼线索,切实履行检察监督职能,助力构建多元共治、齐抓共管的现代化治理新格局。
着力聚焦民生福祉,服务“共享之城”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是“副中心国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州区检察院始终坚持办理一起案件,治理一片社会环境的办案思路,以服务“千年之城”建设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检察建议、检察听证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在办理放火等危害公共安全案件时,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普法讲课,帮助涉案小区堵塞消防、监控、人员管理漏洞,促进治理升级。依法惩治高空抛物行为,通过北京日报、北京交通广播等多家媒体、“两微一端一抖”等多渠道宣传普法,引领公众树立正确观念,保护人民“头顶上的安全”。积极落实“四号检察建议”,联合区城管委等多家单位,调研窨井盖设施运行管理情况,建立案件移送、信息共享、行刑衔接等工作机制,守护群众“脚底下安全”。
着力强化人员素能,服务“人文之城”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锻造国检铁军是“副中心国检”的支撑点和关键点。“国以才治,政以才兴。”通州区检察院在打造“副中心国检”品牌时注重着力强化人员素能,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成立由院党组成员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优化资源配置,精选多名具备十年以上刑事检察工作经验、办案素质过硬检察官组成国检办案组,确保办案力量稳定平衡;注重优秀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通州区检察院9名同志入选市院国检重罪案件人才名单,另有多名检察官分别作为专业化人才,参与市院牵头的官骗、危害公共安全等国检案件工作指引制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