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这是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在《孤独是一座花园》中的一句诗,也是于阳微信上的个人签名。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接受磨难,又不断在磨难中获得成长,这是阿多尼斯想要告诉读者的,或许,也是于阳迄今为止对于生活的感悟。
新增警种 如何管理好这支队伍?
在我们年少的时候,很多人都曾有过一个当警察的梦想,帅气的警服霸气外漏,男人的血性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体现,当警察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或许正是源于儿时的梦想,22岁刚刚大学毕业的他,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毅然加入到了公安队伍,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
然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亦非知鱼之殇。很多人只看到警察光鲜亮丽的外表,却不知他们整日奔波劳累的辛苦。
从警16年,他聚焦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主动研判持续攻坚,牵动侦办案件311起、抓获635人,破获首起跨省处置废旧电池污染环境、全市首起诈骗生育津贴医保基金、6.03非法倾倒垃圾等案件,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6次,优秀共产党员3次。2021年12月2日,中央政法委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对拟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及其事迹进行集中公示,他的名字赫然在列。他,就是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环食药旅支队副支队长于阳。
初见于阳,是在《法治进行时》中一起特大假酒窝点被捣毁的新闻报道中。视频新闻中的他,宽肩阔胸,腰肢平坦劲瘦,身着一件黑色帽衫,脸庞是常年在外奔波的人常有的偏黑肤色,但那双直视前方的双眼却深邃坚定,异常透亮。
“2018年12月8日,通州分局环食药旅支队正式成立,这是一个新警种,我们主要关注环境、食品、药品、旅游等民生领域,打击假冒品牌酒水是环食药旅这支队伍的主要工作之一。”于阳称,因为触角广泛、业务新颖,很多法律法规他们都没有接触过,这就意味着他们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怎样把队伍搭起来、工作做起来,是五年前刚刚接手通州分局环食药旅支队工作的于阳,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于阳看来,环食药旅领域因监管部门多,如果各自为战极易产生盲区,难于治本。为了彻底根治违法犯罪行为,如何与市、区两级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水务、城管执法、农村农业、知识产权、文旅、医保等行政主管部门深度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亟待他们去摸索学习。
倒个垃圾被刑拘?他斩断背后利益链
这些年来,由于阳牵头侦破的各类案件不计其数。他取得的成绩,是这份职业赋予他的,更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回忆起自己侦破的各类案件,有一起案件让于阳格外记忆犹新。
那是2021年6月3日早上7时30分,通州公安分局宋庄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宋庄镇六合新村附近一道路路面出现大量垃圾,堵塞道路并散发恶臭。
于阳和同事们立即赶往现场进行调查。
据附近居民讲述,早起晨练时,他们发现周边一条柏油路上堆满了固体垃圾,其中大部分为建筑废材,砖头、瓦片、渣土,还有少量生活垃圾,气味刺鼻。“周围环境越来越美,怎么也没想到一夜之间马路成了垃圾场,还把路都堵死了,这种行为太恶劣!”居民们十分气愤。
经过调取梳理案发现场监控视频,于阳和组员们发现一辆白色越野车在事发地附近频繁出现,且有6辆大型运输车在深夜跟随这辆车进出,有重大作案嫌疑。经查证,白色越野车为套牌车,这让案情更加复杂。
2021年6月3日15时许,于阳带领组员首先将6名运输车司机及车队负责人抓获。据运输车司机张某柱交代,6月2日23时许,他们按照公司车队负责人张某参安排,在朝阳区某学校装运大量垃圾,后被一辆白色越野车引领至通州区某地倾倒。卸垃圾时,张某柱已经感觉到“不对劲”,但抱着一丝侥幸心理,还是按照之前的安排实施了倾倒行为。落网后,张某柱等人十分后悔。
据车队负责人张某参交代,正规渠道消纳垃圾的费用约为每车八百元。2021年6月2日,他自己联系上了声称可以低价回收垃圾的王某,倾倒垃圾后收取了现金费用。
为尽快将王某抓捕归案,于阳带领组员继续围绕嫌疑人的车辆特征及作案特点等线索深入摸排。2021年6月4日22时许,他们掌握了白色越野车在平家疃附近出现的线索,立即组织力量前往抓捕,在京秦高速平家疃出口,将嫌疑人王某及同伙戴某一并抓获。
据嫌疑人王某交代,自己是个体司机,有开大型运输车装卸垃圾的经验。前不久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刚出狱的戴某,二人“一拍即合”,计划通过带领运输车司机偷卸垃圾赚取钱财。
目前,王某、戴某等9名嫌疑人已被通州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切除胃息肉当天 帮助男子脱险
于阳不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生活中,他也同样践行着为人民服务这一初心和信念。
据于阳的同事回忆称,去年10月27日,于阳乘坐地铁6号线返回单位加班,途中,他在车厢内偶遇一男子突发疾病倒地不起,见此情景,于阳没有一丝犹豫,第一时间上前救助。经耐心询问、核验身份,及时与男子家属取得联系,成功帮助男子脱离了危险。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那天于阳刚刚做完胃肠镜检查并切除了两个息肉,但是这并没有让他停下继续工作的脚步。
“做了这一行,时间永远不够用。”于阳说,当警察以后,他最深的感触就是这份职业要比想象中辛苦,没有亲身经历过,人们很难体会值班、加班、停休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但他笑着说:“工作不能断、支援也得干,我们公安队伍里的每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大家都一样。”
于阳的微信封面常年没有更换过照片,那是一个尚且年幼的孩子和一个熊猫玩偶的合影,照片中正在低头吃饭的男孩儿,正是于阳的儿子。“从我儿子上学开始,这么多年了,我接他的次数屈指可数,每天天还没亮我就出门了,晚上他睡了我才回来,我儿子已经习惯找妈妈了,做一名人民警察的家属,我的家人们付出了很多。”说到这,电话那端的于阳轻轻地叹了口气。
从于阳的言语中,我们能对他从警至今的艰难与不易窥见一二,然而我们也深知,那只是冰山一角。身为一名人民警察,于阳对家人的那份亏欠,很难用语言去简单描述。我们深知,在于阳的身旁,还有无数与他一样,日夜奋战在执法一线,为人民平安而执着坚守的公安干警们。对于他们来说,人民的安康就是他们身为人民警察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