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开展的2020-2021年度北京市青年文明号主题活动中,西城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被命名为“北京市青年文明号”。
西城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共有干警106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干警占比74%,分为立案审查、诉讼服务、立案速裁、金融速裁四个团队。在院党组和院团委的带领下,青年干警秉承“敬业、协作、创优、奉献”的工作理念,以扎实的业务能力、为民的工作作风、精诚团结的精神,在诉讼服务、立案、速裁等岗位上冲锋在前,担当大任,展现西法青年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塑造青年干警的良好形象。
自开展创建活动以来,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第一时间成立了创建小组,制定创建方案,确立了“绝对忠诚、坚持首善标准;公正司法、牢记初心使命;耐心细致、热情服务群众;廉洁高效、严守纪律底线”的创建口号,全体团员佩戴团徽上岗,亮明身份,亮明承诺,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效果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建成全国首家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打造分层递进、繁简结合、衔接配套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推动立案庭由“只挂号不看病”向“全科门诊”转变。与43家调解组织建立对接,设立含“情”“理”“法”三个主题在内的十个调解室,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讼解纷渠道。组建17个由青年法官带领的速裁团队,占民事结案总量70%以上的纠纷在立案前端以非诉形式或者快审方式解决。
扎实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当事人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的诉讼服务。设置流动导诉专岗,帮助特殊人群,消除“智慧鸿沟”,通过诉讼服务一体机、诉讼风险评估智能终端,提供自助查询、网上立案、诉状生成、风险评估等多项智能化服务,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疫情期间,立案庭青年干警下沉街道社区支持一线防疫工作,开展“红墙先锋在社区”等实践活动,参与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宣传、环境清洁等志愿工作,为抗击疫情贡献了司法能量。同时,作为疫情期间任务最重的前线部门,青年干警们充分发挥了勇于担当的精神,提前做好工作转型,以对群众负责、对干警负责的态度传递“司法速度”、“司法温度”和“司法力度”。
2021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启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问需于民、问情于民、问难于民、问效于民,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发布“我为群众办实事”10项便民利民举措,在全市率先推出“诉源治理直通车”机制,与“接诉即办”有机衔接,两年办结群众线上诉求120532件,24小时办结率保持在100%。开展“群众需要、法官来到”工作,法官深入社区,前移化解矛盾。社区治理类案件下降态势显著。利用大数据“群众需求研判—普法精准供给”路径,收集群众、社区、企业普法需求精准普法,并通过新媒体直播,受众达到50万人次。
虽然分属不同岗位、不同团队,工作地点分散,工作强度高节奏快,但青年干警们紧密团结、互相鼓励,勇于争先,整个团队焕发出青春的热烈活力。依托全院的“岗位大比武”活动,建立小组学习制度,苦练内功,外化行动,不断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营造了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奉献青春的良好团队氛围。调研成果丰硕,由立案庭成员组成的调研小组撰写的《关于加强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的调研》荣获北京市法院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多名法官晋职晋级。严格落实三会一制两课,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坚持开展志愿服务,融入西城区全响应社会治理体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立案庭的青年劳逸结合,注重全方位发展,营造健康活泼的庭室氛围,快乐工作,优雅生活。
立案庭的青年干警不仅收获了群众的高度认可,也获得多项荣誉,我院荣获全国“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立案庭获评北京市“工人先锋号”,“诉源治理直通车”机制被评为北京市“特色职工志愿服务项目”、北京法院司法改革“微创新”最佳示范案例。立案庭青年法官舒锐团队荣获北京市十佳调解速裁团队,舒锐个人荣获北京青年榜样,青年法官韩永飞团队荣获北京市法院先进审判团队,青年法官王兵莹荣获首都职工志愿“骨干职工志愿者”及西城区直机关工委优秀共产党员。全庭多位青年法官及法官助理均荣获市级及区级各项荣誉。
青春正当时,扬帆再起航。西城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引领带动全体青年树立和增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光荣感和使命感,筑牢忠诚底色,厚植为民情怀,将青春融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洪流,用热血谱写新一代青年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