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北京冬奥火炬传递现场,第116号火炬手,是来自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警务支援支队的科技警察张旗。“我们其实就在你们身边,一直用科技守护着大家。”平时,他与破案时间赛跑;今天,他作为冬奥火炬手在奔跑。
科技民警当上了冬奥火炬手
2月4日上午,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在奥运主题文化园进行着,张旗是第116号火炬手,他高举火炬,稳步前进,迎风奔跑的张旗,脸上挂着璀璨的笑容。随后,他与第117棒火炬手顺利完成了现场交接。
虽然身为一名科技民警,张旗平日里甚少出现在公众眼前,但是借由冬奥契机走到人前的他,却认为科技民警与冬奥火炬手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奔跑。“我们在破案时,要用科技信息化手段与犯罪分子展开较量,在繁杂的信息中寻找线索,与破案时间赛跑。”在张旗看来,“跑”对于一名民警来说,是时刻需要的。
张旗说:“我很荣幸自己能够作为冬奥会的火炬手,传递冬奥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
此前,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火炬传递专项团队新闻宣传副主任吕钦介绍,参加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的约1200名火炬手,来自各行各业,大多在本系统、本领域取得杰出成绩或作出突出贡献,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先进性。那么科技民警张旗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一串数字见证了张旗的警营生涯:他创新科技警务应用,首创研发20类应用模块服务市域治理现代化,服务城市管理16.4万余次;创新组建智能化应用队伍,打造技战法矩阵体系,利用科技手段协助破获案件3500余起……
从警以来,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曾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
1982年出生的张旗,无疑是优秀的。然而,众多荣誉的背后,是张旗不懈的努力与坚守。
带头挑大梁 “重担”我来扛
2007年,张旗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被分配到通州公安分局科信处。
最初,听到科技信息四字,张旗带着苦学四年的专业知识,斗志昂扬地走上了工作岗位。然而上班第一天他却傻眼了,他这个在领导看来科班出身、专业对口的大学生,被安排负责他全然陌生的网络基础通信工作。
面对这一行行复杂的网络交换命令和网络结构,张旗从做网线开始学习,三个月便熟悉了网络知识,并在当年年底考取了思科和华为的认证网络工程师。如今,十年过去了,张旗已成长为通州分局科技信息化的带头人。
2015年,通州区被确定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面对这一定位转变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通州分局决定启动副中心警务科技规划工作,全力配合副中心整体建设。由于规划标准高,涉面广,经验少,选派何人“挑大梁”愁坏了局领导,几经比较下,张旗成为最佳人选。
接受任务后,张旗陷入了沉思:如此系统性的工程,主干、枝节都不能有差错,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他暗下决心,要好好打一场硬仗,对得起工作、对得起自己。
自此,每天他都是第一个到达工作岗位,最后一个离开,即使周末,办公室里也总有他的身影。他不仅快速掌握了警务科技规划所需的视综、网络、数据、计算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发展方向,更是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3万余字的《副中心警务科技规划》初稿的编制工作,全面提速了副中心警务科技信息化建设,经受住了副中心发展的实际考验。
张旗说:“我们做工作要有‘钉钉子’的精神。”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后,张旗锐意创新,带领青年突击队发挥公安智慧,研发的应用模块涵盖15大领域,创新数据服务市域治理现代化新模式,在环保治理、城市管理、打击破案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服务智慧城市管理16.4万余次,副中心智慧治理效能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上升。
舍小家为大家 坚守岗位不缺勤
近年来,张旗带领队伍利用科技手段协助破获案件3500多起,提供各类有效线索6万余条,提前化解各类风险隐患1000余起,服务群众1812次,收到人民群众送来的锦旗上百面,得到各方面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有效的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对于工作,张旗拼尽全力、问心无愧。但是对于家庭,他始终心有亏欠,特别是对身患癌症的父亲和年纪幼小的儿女。因工作忙碌,张旗成了家人眼中不能回家的“孩子”和“爸爸”。
之前单位网络系统升级,张旗十多天没有回家,女儿在电话中哭着说道:“爸爸,我让妈妈带我去你单位看看你,你就跟我待一小会儿,行吗爸爸?”他的眼泪已夺眶而出,怎能不答应。一个小时后,妻子带着女儿骑着自行车大汗淋漓地到了楼下。看着女儿飞扑过来的小身影,他强压着泪水给了女儿一个大大的拥抱。可是两分钟后一个紧急电话让他不得不重返工作。后来听妻子说,女儿因为没来得及亲爸爸而哭了一路。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当时,张旗本想请个假,因为参加工作13年以来,他没在家过过除夕。但是,请假条还没递出去,疫情发生了。请假条变成了请战书,他在北京市公安局和通州分局党委的带领下组建了公安科技防控疫情青年突击队,顶在防控阵地最前沿。医护人员在医疗一线抢救生命,他则和同事们也同样在阻断传播路径。
然而,对家庭的愧疚感却更加成为他工作的动力,他必须对得起家人的默默付出。如今,作为冬奥火炬手的张旗,已经完成了他的奔跑,而作为一名科技警察,在守护人民群众的道路上,张旗的奔跑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