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的一天,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柳林监狱一监区(住院部监区)谈话室。
“扑通”一声,罪犯赵某一下子跪在了监区长李春禄面前,泪珠子止不住地往下淌。
有着21年警龄的监区长李春禄一时间也有些懵了,反应过来后赶紧拉赵某起来。
“滚刀肉”是隐情,还是真的无药可救?
58岁的赵某由于家族遗传性高血压引发双目失明,后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缓来到柳林监狱一监区。在监区服刑期间,由于为其治疗的不是预期的医师,他赖在中心医院眼科病房不走;因为不合理的采买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便躺在地上要求“主持公道”;至于其他的违规违纪、不配合治疗,那就更是家常便饭了。
面对这样一块“滚刀肉”,不少民警觉得,赵某就是无药可救了。可是监区长李春禄却有不同看法,他隐隐感觉,赵某行为背后,应该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通过查阅罪犯档案、查看以往的接见记录、与赵某谈心谈话,民警对于赵某逐渐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全画像”:锒铛入狱后,赵某的狱内开销都是母亲和姐姐从微薄的退休金中挤出来的。2019年前后,赵某的母亲和姐姐也因家族遗传原因,双目先后失明。争强好胜的赵某再也不忍连累亲人,心性也变得更为偏激。年纪大、刑期重、没有经济保障,赵某已经看不到一丝希望。一个失去希望、满腹愤懑的人,又有什么事是做不出来的呢?
牵线搭桥,最终柳暗花明
“病因”初步确定,监区长李春禄认为,接下来的关键,就是想办法让赵某从这种“混一天是一天”“愤世嫉俗”的状态中走出来,重燃生的希望。
有一个人很关键,就是赵某的前妻。
和预期的一样,当监区长李春禄拨通赵某前妻的电话,其前妻表示自己已离婚,赵某是死是活,与其并无关系,便挂断了电话。多次尝试,终是无功而返。
为了能够与其深谈一次,李春禄还专门拉出了谈话清单,针对各种可能的问题,斟酌如何回复最合适,想方设法不引起赵某前妻的反感。最终,赵某前妻接起了李春禄的电话,表示愿意“听一听赵某的情况”。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李春禄详细地介绍了赵某的精神状态、服刑表现,以及家庭近况,诚恳表示“如果你不帮助他,就真的没有人帮助他了”。赵某前妻的态度从冷漠,到犹豫,再到不忍。“一日夫妻百日恩,赵某现在这样,哪怕写封信安慰两句也行啊!”最终,李春禄的一句话打动了她,其表示愿意配合民警做赵某的工作。不仅如此,3月12日那天,她还给赵某汇了一笔钱,甚至表示愿意定期向赵某账户汇款,帮助赵某踏实改造。钱虽不多,但对于赵某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救命稻草--不仅仅是物质上,更是精神上。
希望重燃,重新出发
赵某终于被感动了。李春禄抓准时机,主动与其聊起入狱前的生活,与亲人的相处,以及他以前最不愿意提的未来生活打算。
赵某有些动心,但仍然还有顾虑:自己从现在开始努力,还来得及吗?李春禄继续鼓励他,只要找对了路,什么时候开始努力也不迟,身体不是问题、年龄更不是问题。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哪怕没有实现最终的目标,也能给自己一个交代,让亲人感到安心。
针对赵某的实际情况,李春禄根据难易程度,还为他规划了“三步走”改造目标:第一步,遵规守纪,让亲人看到自己的改变;第二步,好好表现,真诚悔过,在有生之年,走出监狱,回归家庭;第三步,履行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有可能的话,赡养母亲,照顾亲姐,一家人互相扶持、共享天伦。
如今,赵某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投身改造。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自己蹉跎太久,现在颇有一些时不我待的感觉。他要以百倍的努力,追逐流逝的岁月,重新把握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