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首都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北京一中院民三庭认真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审判调研等工作,充分利用“云端”庭审、办公平台,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云端”审判不停歇
疫情期间全庭工作“一盘棋”,李利庭长线上动员全庭干警,实现到院工作干警与居家办公干警相互配合,用好“云端”平台,充分发挥两种办公方式优势,齐心协力,将疫情对审判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全力确保审判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全庭干警积极响应,在5月工作日相对较少,受疫情影响干警集中隔离、居家隔离较多的背景下,审结案件60余件,并充分运用周末、晚间等“错峰”方式,为当事人提供便利,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人人争当“多面手”“螺丝钉”
早晨不到八点,法官助理李晓桐已经到院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从联络当事人、案件排期,调阅电子卷宗,到记录线上开庭谈话、撰写校核送印送达文书,再到点结案件,有自己的工作,也有别人托付的工作,忙碌中的她未顾上倒杯水喝,她笑着说:“来院工作时间宝贵,我还肩负着小伙伴们的重托,水等晚上回家再慢慢喝!”
王晗和赵怡博是新入职的法官助理,他们驻院办公,主动承担起庭内各项机动任务,黄旭宁法官因健康宝弹窗不能到院,为了不耽误工作,周末托人到法院门口取走驻院同志手中的笔记本电脑保证工作顺利开展。两位“小太阳”每天在庭内微信群中询问大家的需求,不分时段开展工作,让大家心里更加踏实有底气。
云端守护正义“不迟到”
疫情期间司法服务“不打烊”就是对正义“不迟到”的守护。陈实法官审理的一起股权转让纠纷,高效推进案件审理进程,在充分了解当事人利益诉求的基础上,精准识别到案件具有调解空间,通过云法庭高效开展调解工作,最终促成双方“云端”成功签订金额6000万元的调解协议。
该案的成功调解让当事人实现双赢的同时,也使受到疫情影响的民营企业重获生机。疫情期间法官在司法中积极回应当事人的利益诉求,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满意度,正是司法温度的体现。
战“疫”有我勇担当
疫情期间全庭干警积极投身社区防疫志愿服务,冲锋在一线,展现法院干警的责任与担当。内勤齐虹连续多天投身社区抗疫工作,上午她是核酸检测点负责信息录入的“大白”,闷热的防护装备让她全身浸在汗水里,一气呵成准确录入300余人身份信息;下午她是社区居委会的“小蓝”,对出现弹窗的居民耐心解释,指导解除弹窗的操作,情绪激动焦躁的居民她悉心安抚,一切工作在她这里都开展得井井有条。忙碌了一天,入户核酸临时需要志愿者,她立马自告奋勇报名。
当别人问她如何做到一整天无休、还能精力充沛斗志昂扬时,齐虹笑着说:“感谢多年的法院工作,使我得到了充分成长和历练,作为一名法院干警,疫情当下,使命在召唤,自然不觉苦累。”
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在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庭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民三庭各项工作均有序开展,全庭干警将继续探索实践,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实现疫情期间审判工作不停歇,司法为民不掉线,尽全力为当事人提供及时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