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成是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综合办公室一级调研员,有24年党龄的他,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老党员”。今年五月起,他下沉到海淀区曙光街道烟树园社区,协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等工作。刘玉成与居委会孙辉书记对接报到时曾说道:要坚决服从街道、社区的工作安排,坚决不做基层干部和群众反感的“点卯式”“走读式”“挂名式”下沉干部,不“作秀”、不“表演”,扑下身子沉下心,全面参与社区防疫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机关党员干部下沉,不是简单地做一名志愿者,必须要有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要承担起一名党员干部应尽的责任。作为一名党龄24年的老党员,刘玉成利用一切机会做好思想宣传工作,引导社区群众增强责任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自觉承担公民的防控责任和义务,积极配合防疫工作,落实好日常防护措施。此外,他还为群众讲解疫情防控基本常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让群众能够及时了解疫情防控方面权威、有效、准确的信息,提高科学认知水平,避免产生恐慌焦虑心理和厌烦、不良抵触情绪。
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社区居民人员众多、情况各异,突发问题、个人需求较多,只有把社区居民的安危和需求时刻挂在心上,才能真正贴近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
健康宝48小时核酸证明如何计算?哪些场所需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哪些场所需要查验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于群众比较关注、询问较多的问题,刘玉成通过登录政府官方网站,查找准确信息资料,存放在手机里,便于提供给需要的群众。刘玉成说,能够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切实解决问题、让群众满意,才是一个合格“服务员”的第一步。
核酸筛查是目前遏制疫情传播扩散的重要手段,维护核酸检测点良好的检测秩序是提高筛查效率、降低感染风险的重要保障。在下沉工作的第一天,刘玉成和战友们连续工作了14个半小时,完成了5500余人的检测任务。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刘玉成积极出谋划策,及时与社区同志进行反馈。如建议被检测人员将身份证由放在桌面扫描改为由其本人手持扫描,消除风险隐患。建议解决地面“两米线”不清晰、造成排队人员距离太近的问题等。特别是社区外的社会面检测点,前来检测的人员复杂、人流量大、风险高,刘玉成会同从市区两级下沉的两名干部和居委会的一名同志,担负着现场安保、维护秩序、人员疏导工作,任务非常繁重。
下沉十余天来,刘玉成和社区的同志们密切配合、并肩作战,积极融入社区工作,深入群众之中,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街道和社区同志们的认可,也赢得了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赖。责任重于泰山,坚持就是胜利,刘玉成说,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