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您好!有一位居民遇到了问题……”
近日,大屯街道安慧东里社区的三中院行政法官工作室收到了这样一个社区居民求助信息。
居民张先生是一位画家,妻子于多年前患癌症去世后,2015年继子又不幸因脑出血开颅后成为植物人。虽没有血缘关系,但父子感情深厚。面对漫长的治疗与陪护的艰辛,张先生并未退缩动摇。
然而,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断了他在国外的画展,海外严峻的疫情形势极大限制了画展活动,导致创作收入锐减。仅凭工资难以维持儿子长期不菲的住院开销。苦苦支撑了近三年后,张先生想到了卖房。可房屋虽是夫妻共同财产,但购房合同是在二十年前由妻子签下,又因当时与开发商的纠纷未办房产证。万般无奈之际,张先生找到了社区党委书记石立君。他从社区群里得知,社区有个行政法官工作室,常来社区开展普法活动。
石书记是三中院行政法官工作室的老搭档,为了能够尽快帮张先生解决困难,他立马就将情况告诉了我们。
“法官,谢谢您!”
行政庭法官陈静和法官助理武文慧接到求助后,通过电话向张先生了解情况、解答问题,在此过程中,发现张先生的情况较为复杂,电话里恐怕难以说清。于是,6月30日,在行政庭庭长饶亚东的带领下,副庭长贾志刚、法官陈静、法官助理武文慧再一次将京法巡回讲堂带到安慧东里社区,回应居民关切问题,展开了“订单式普法”。
陈静法官与法官助理武文慧耐心倾听张先生的讲述,陈静法官就其所涉及的继承权公证、指定监护人、不动产登记等多方面问题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讲解。张先生听着法官的用心解答,用笔记着,不停对法官说着“谢谢”、“太感谢了”。
得知法官要来,其他居民也带着法律问题来到了行政法官工作室。张先生前脚刚走,其他几位居民便进了门……
几年来,行政法官工作室认真化解居民纠纷,以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组织调解,就居民关切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展开普法宣传活动及主题宣讲。活动结束后,两位居民通过石书记表达了对法官真诚的感谢和肯定:“真是为我们居民解决了大问题!”
“行政法官工作室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法律就在身边。”
从北京市三中院行政庭法官工作室进驻安慧东里社区至今,行政庭干警深入群众、服务社区居民千余人次。为了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与关切、为群众办实事,借普法活动之机,饶亚东庭长围绕着行政庭法官工作室接下来的工作,与安慧东里社区开展“法官入基层”共建活动。
会议由石立君书记主持,邀请大屯街道办事处主任赵一帆、平安建设办公室主任桑宏伟、司法所科长马宁出席。
石立君书记对行政法官工作室给予了充分肯定,着重强调了法官在纠纷化解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是“四两拨千斤”。同时谈到法官工作室的活动如今覆盖二十个社区,“一块阵地,覆盖十六万居民”。
赵一帆主任谈到,群众最相信的是我们法官。感谢北京市三中院行政庭法官们为大屯地区居民提供了如此及时、丰富、专业的法律服务。过去,老百姓很多时候对法官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电视剧、新闻里,行政法官工作室开展的活动,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法官并不遥远,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今后,社区将与行政法官工作室继续密切联系、共同协作,依托网格群线上线下加大普法宣传,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凡有需要就上门,将法律服务送到基层”。
马宁科长、桑宏伟主任分别从围绕着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向行政法官工作室提出了各自的需求与期盼。
饶亚东庭长感谢安慧东里社区居委会对法官工作室一如既往的支持,并提出,下一步,要继续升级,持续服务社区群众,了解群众法律相关诉求,拓展普法渠道、丰富普法形式,为大屯地区居民及辖区单位构建一个稳健的法律服务平台,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优化法治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益法律服务。
三中院庄严承诺,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宗旨,把法官工作室作为重要抓手,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努力打通诉源治理“最后一公里”,提升为民办实事实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