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法院

二十大代表宋鱼水:公平正义作标尺,司法工作者用高质效案件审理增进民生福祉

本站发表时间:[2022-11-14]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董振杰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在履行审判职能、服务建设法治中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求严格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宋鱼水,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之一。从事司法审判工作30余年,她认真审慎地对待每一起案件,公平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充分尊重每一位当事人的尊严和权益,在审判一线,践行着初心使命。

  11月4日,在北京知产法院成立8年日子到来之际,北京政法网小编联系到宋鱼水,专访她对二十大报告的感受和她眼中的法治中国建设进程。

  北京政法网: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那么,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我们做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就?

  宋鱼水:二十大报告在前半部分指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我个人对“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这句话理解很深刻,我们既是参与者,也是建设者。

  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把握好全局和局部、长远和当前、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我们工作的推进常常以问题为导向,“问题”的提出是时代的思考和回响,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既是法律实务之社会责任,也是法学理论之根本任务。

  应该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理案件,解决问题的第一层级是聚焦问题本身,更多涉及案件问题的表象;第二层级是探究问题的本质,我们需要在各种类型化、复杂化的知识产权案件中找寻问题的本质,并构筑解决问题本质的一揽子工程;解决问题的第三个层级即是深入了解案件涉及的科技前沿、产业前沿、文化前沿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问题,用司法的规律对接前沿问题的司法需求。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就是在这样的伟大战略中应运而生。建院以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始终以提升审判质效为要义,在技术类案件如药品专利链接案件以及植物新品种权案件中、在关乎老字号商标保护的商标权案件中、在涉及知名影视作品权利保护的著作权案件中、在反不正当竞争以及反垄断案件中深入探索、以案释法,发挥好司法裁判的指引作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首都“两区”“三平台”建设( “两区”指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平台”指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和金融街论坛),回应社会创新主体的司法保护需求,努力打造首善营商环境。

  北京政法网:北京先后设立金融法院、知产法院等专门专业分工更细的法院,这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意味着什么?

  宋鱼水:二十大给我最深的感受是,我们法律界人士职业化的时代到来,职业人才被充分重视,专业化被充分加强。金融法院和知产法院成立之后,在市委的报告中提到一句话,“专业法院是法院的新名片”,其实说明我国更加重视法院的专业化建设。

  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知识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非凡十年的中国法治建设,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体系初步建成并日趋完善。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是在法治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诞生的,从2014年北京、上海、广州相继建立三家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开始,到2017年后在创新经济活跃度高的地区的中级人民法院内部专门设立知识产权法庭(审判庭),以及至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为探索技术类案件国家层面上诉审理机制而设立的知识产权法庭和海南自贸港知识产权法院的成立,我国知识产权专门审判体系建设发展迅速,依据法治中国的建设蓝图走出了一条深具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路径。

  知识产权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领域,具有细致完备的国际条约规则体系,而且有世界产权组织(WIPO)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组织负责管理、监督相关国际条约的运行和实施。中国作为知识产权大国,相继成立的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和配套体系是同国际知识产权领域保持共同对话的平台基础和有效渠道,更有利于我国在知识产权国际治理中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方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自建院以来受理涉外案件已超2万余件,占总收案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当事人遍及全球五大洲超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该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逐步成为国际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优选地”。

  北京政法网: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我们如何做到了“科学立法”?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您对“公正司法”重要性的感受是什么?

  宋鱼水:二十大报告中,法治部分独立成篇,分成几个部分,包括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在立法部分提到要维护宪法权威,更好地发挥宪法在法治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的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知识产权也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要领域,以著作权法为例,2020年11月11日,著作权法完成第三次修改。这是该法历次修改中准备最为充分的一次,发生变动的条款多达四十余条,契合快速发展的版权实践,与国际版权条约深入接轨。过去十年,我国通过编纂民法典为保护知识产权提供基础性法律依据,修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涉知识产权法律,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提出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立法,展现出我国知识产权立法水平的显著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严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不仅要求我们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并在司法实践中贯彻之笃行之,着力提升法官自身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通过司法实践丰富自身的职业积累、提升审判质效,严格司法纪律务使法官时刻保持清正廉洁的司法公正形象和对司法价值的高水平追求。

  北京政法网:北京知产法院从成立至今,有哪一起是您审理过影响较大或者印象深刻的案件?

  宋鱼水:印象最深的是我审理的一起涉及白光LED发光及显示装置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案。原告当事人以涉案专利不具备创造性及涉案专利说明书公开不充分为由,请求宣告涉案专利无效。而此前,该涉案专利的同族专利在有的国家被认定专利权有效,在有的国家被认定专利权无效。同族专利该不该保护?如何确定我们国家在这类案件中的裁判规则?面对如此繁复的案情,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案件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综合案件实际,作为审判长,我决定根据人民陪审员法相关规定,从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民陪审员中随机抽选4名,与3名专业法官共同组成7人合议庭来审理本案。人民陪审员全程参与案件审理,庭审中就案件技术问题直接向当事人提问。

  庭后,合议庭经过多轮深入讨论,人民陪审员独立发表意见,为案件事实的查明起到了重要作用。最终双方当事人在一审程序结束后均服判息诉,没有上诉。

  本案也在今年入选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参审十大案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态度和司法标准。针对特定的知识产权案件,裁判规则就是法官在一起起案件审理中充分论证出来的,这起涉及白光LED发光及显示装置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案的审理就是鲜活有力的例证。

  北京政法网:作为一个走在前列坚持探索的法官,您对未来的法治中国建设有何期许?

  宋鱼水: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司法工作也提出了很高的期待。

  二十大报告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对法治工作者来说,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这对我们每一个司法工作者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打铁还需自身硬,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自我革命,强调斗争精神,要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这个基础上,从落实的层面来讲,也特别期待在办理案件中,司法工作者应有勇气承担起社会治理中的司法自觉,通过高质效的案件审理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护航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未来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历经十年勤耕不辍,全社会已经形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共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受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感召,在以创新确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道路上具有很强的前进主动,应该说,法治中国建设的正向作用已经成为企业的行动自觉,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法治自觉和运用法律来解决问题的主动自觉。

  十年来,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我希望每一个城市、每一条街道,都有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的滋润,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期待敢想敢为、善作善成、勇毅前行的我们在法治中国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