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公安局

找工作却要先掏腰包?警惕!

本站发表时间:[2022-02-16] 来源:北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 作者:北京政法网

  如今网络招聘越来越火爆,当你幻想着轻轻松松就能得到一份体面、舒适的工作时,殊不知,你已经迈进了诈骗分子挖好的陷阱。

  案例回顾

  大学毕业的李四,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如今迟迟没有找到工作的他心里非常着急。这天,李四在网上浏览招聘广告,突然一条“月入轻松过万”的招聘广告吸引了他的目光。李四点开广告后,发现待遇条件都很不错,于是拨打了该公司的咨询电话。该公司人员在看过李四的电子简历后,称对其非常满意,可以免试进入该公司,前提是需要缴纳保证金一万元,该公司承诺李四入职满一个月后再将保证金全部退回。求职心切的李四也没有多加思考,于是便按对方的要求将一万元转账到对方指定账户。然后,公司人员告知李四下周来上班即可。当李四再想咨询对方公司情况时,对方便将电话挂断,再次联系时发现对方手机已经无法接通。李四顿时恍然大悟,确认自己上当受骗,于是立即报警。

  骗局揭秘

  第一步: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引诱受害人上钩。犯罪嫌疑人在网上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并以诱人的工作待遇和条件吸引被害人上钩。

  第二步:骗取受害人信任。受害人上钩后,骗子会要求受害人提供简历信息,并进行简单的考察,让受害人误以为招聘公司很正规,进而骗取受害人信任。

  第三步:实施诈骗。骗子会要求受害人缴纳保证金、入职费等费用,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

  市民在网络上找工作时,一定要从正规、官方的网站中获取招聘信息。面对诱人的工作待遇和条件时要仔细甄别,不要盲目相信。市民应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要随意在网站上向招聘单位发送自己的某些重要身份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如果不慎被骗请立刻拨打110报警。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