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检察院召开北京市检察机关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9月6日上午,北京市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北京市检察机关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总体情况,发布北京市检察机关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
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代老龄工作部署要求的具体行动,是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事关千家万户。自中央部署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按照北京市委、最高检的工作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依法履职,迅速搭建组织架构,统筹抓好宣传发动、打击整治等各项工作,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现将专项行动以来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推进专项行动
北京市检察机关站在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高度,把开展好专项行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法治任务,坚持首都意识、首善标准,强化统筹协调,突出目标导向,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一是立足首都检察工作实际,细化实施方案。北京市检察院党组多次听取汇报,审议通过《北京市检察机关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要求,细化工作部署。制定《北京市检察机关开展打击整治“房产抵押”型非法集资犯罪专项活动实施方案》,作为专项行动的嵌套“小专项”同步推进。二是组织专门力量,强调“四大检察”融合履职。成立由市检察院领导担任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各分院、区院对应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除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外,将民事检察部门纳入“小专项”,刑民协同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充分释放“四大检察”融合履职的最优效能。三是加强案件督办,高位推进专项行动。结合全市检察机关摸排案件情况,在上级挂牌督办案件的基础上,对另外6起重大养老诈骗案件挂牌督办,部分院检察长带头办理挂牌督办案件。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市检察院通过工作推进会、重点案件研讨会、下沉区院督导等方式,将全链条打击整治、“一案多查”、追赃挽损等要求落实到案件办理全过程。
二、以办案为中心,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北京市检察机关把专项行动期间全部涉养老诈骗案件纳入台账管理,实行一案一台账、一案一督导、一案一攻坚、一案一总结的“四个一”举措,确保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提质增效。一是依法加大案件办理力度。专项行动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计办理养老诈骗犯罪案件112件,已批准逮捕104人,提起公诉133人,迅速形成严厉惩治态势。办理涉养老诈骗立案监督案件7件,申诉案件16件,以维护老年人食药安全和落实老年人优待措施为主题,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件。二是扎实开展线索核查工作,深挖漏罪漏犯。认真核查12337举报平台移转的2500余条线索,有效线索办结率达到100%。专项行动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计增加认定犯罪事实243起,增加认定犯罪数额2.8亿余元,体现了全链条打击养老诈骗犯罪的决心。市检二分院、东城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养老诈骗犯罪案件,经检察机关引导侦查,打掉了4个公司化运营的拍卖诈骗团伙,成功追捕13人、追诉1人,增加认定诈骗数额1000余万元,挖出下游“案中案”1件。三是落实检察工作“质量建设年”要求,着力提升办案质效。有68.5%的养老诈骗犯罪案件引入技术同步辅助办案机制,对涉案电子数据进行专门审查。会同公安机关、人民银行营管部,对42起重大案件开展资金穿透,追踪资金流向,共计追赃挽损9700余万元。
三、突出整治重点,精准施策开展溯源治理
北京市检察机关坚持打击与治理并重,围绕重点领域进行梳理总结,通过检察建议、座谈交流等方式,推动建立健全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专项行动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已向养老机构等单位发送检察建议25份。一是集中治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市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组织专班全面梳理排查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助力净化金融市场环境,斩断养老诈骗黑灰产业链条。朝阳区检察院以制发检察建议的方式,督促养老机构规范人事管理,加强从业人员法治教育,建立孤寡老人财物管理制度,为老年人营造安心养老环境。二是大数据赋能专项行动。依托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工作模式,对12345投诉数据等进行比对碰撞,已发现涉养老诈骗的刑事犯罪线索7条、公益诉讼线索40余条,目前正开展相关工作。针对养老诈骗犯罪通常采用公司化运作模式的特点,探索研发涉诈“幌子公司”识别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已筛查识别出“幌子公司”127个,实现科技应用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助推专项行动高质量纵深发展。三是形成协同共治的工作格局。针对养老诈骗案件涉及的收藏品拍卖、食品保健品销售、养老服务、APP开发等重点领域,主动协同行政主管机关开展整治规范工作。西城区检察院协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开展艺术品经营领域专项治理,助力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堵塞漏洞,收到了“办理一案,警示一片”的良好效果。
四、线上线下联动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北京市检察机关把握反诈宣传月、非法集资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立足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精心设计宣传主题,全方位、多层次开展预防养老诈骗宣传,持续掀起宣传热潮。一是加强全媒体宣传力度,打造优质宣传作品。市检察院“京检在线”开设“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专栏,已发布78期,各分院、区院发布专项信息346期,有43期被《人民日报》《法治日报》《检察日报》、光明网等国家级媒体转发。朝阳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以销售“保健品”“药品”等“老年产品”为名的诈骗犯罪案件被《人民日报》刊发。海淀区检察院根据一起以“广场舞”APP为噱头的非法集资犯罪案件,制作普法微电影《分生》,网络播放量近百万。二是丰富宣传方式方法。专项行动以来,全市检察机关送法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不断拓宽预防养老诈骗宣传的覆盖面和普及度。市检察院联合市银保监局、市银行业协会,组织全市60余家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开展普法讲座,强化从业人员对非法集资、养老诈骗的识别能力及防范技巧。各分院、区院根据老年人受众乐于参与线下宣传的特点,深入120余个街道、村镇、社区开展预防养老诈骗普法宣传,全力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
下一步,北京市检察机关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继续坚持宣传教育、依法打击、整治规范“三箭齐发”,依法从严惩治养老诈骗及其上下游关联犯罪,全力开展追赃挽损工作。运用检察大数据思维,聚焦金融、食品保健品、藏品拍卖、养老机构、网络等领域开展重点整治,从源头上消除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业乱象。加强对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动态宣传,讲好检察故事,打造检察产品,不断提升老年人及其家人的反诈防范意识,为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图为市人大代表毕文胜、施颖秀,市政协委员王以新受邀参加新闻发布会并作点评
图为新闻媒体现场提问
北京市检察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办发布北京市检察机关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并简要介绍了相关案例的典型意义。市人大代表毕文胜、施颖秀,市政协委员王以新受邀参加新闻发布会并作点评。来自中央、市属的13家主流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市检察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