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起
《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
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
给孩子施加过重的学习负担
放任孩子沉迷网络游戏
一怒之下实施家庭暴力
……
这些行为违法了!
管教孩子不再是私事
当家长也不能太“任性”
观澜君带你看看
家庭教育到底如何开展
遇到“不合格”的父母又该怎么办
什么是家庭教育?
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
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的要求
(一)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三)遵循家庭教育特点,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
(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
家庭教育的内容
(一)教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二)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热爱家庭、勤俭节约、团结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保证未成年人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身心愉悦,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五)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对其进行交通出行、健康上网和防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六)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家庭教育的方式
(一)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
(二)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
(三)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四)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五)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
(六)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
(七)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八)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九)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责任
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应当积极参加学校等提供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应当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
委托他人代为照护未成年人的,应当与被委托人、未成年人保持联系,定期了解未成年人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
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
案例
孩子身上有伤?北京法院首次适用《家庭教育促进法》断案
张义(化名)与李霞(化名)离婚后,婚生子由父亲张义抚养,因孩子身上有外伤,李霞认为张义教育方式较为严苛,存在过度责罚孩子的情况,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向北京某法院起诉变更抚养权。
《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该案系今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后,北京法院首次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依据该条款对孩子父亲进行了训诫,并责令其接受了社区书记及心理咨询师的家庭教育辅导。孩子父亲在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后,法院根据其表现及孩子的意愿,近日判决驳回了女方要求变更抚养权的诉求。宣判后,李霞及张义均当庭表示服从判决,不上诉。
下面,划重点来了
九图带你读懂《家庭教育促进法》
来源:中国青年报 案例来源:朝阳法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