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和精准度,帮助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排忧解难,北京市各区组织开展农民工维权专项活动,积极宣传《法律援助法》,搭台为民解纠纷,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通州区
近日,通州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区法律援助中心、中仓街道司法所及区内鉴定机构共同前往区行政副中心政务服务大厅建筑工地,面向农民工朋友开展现场宣讲答疑活动。
工作人员以案释法,生动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中关于如何维护农民工权益的相关条文以及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流程和相关政策;详细普及了司法鉴定的相关知识,以及法律援助案件申请做司法鉴定的费用减免政策和优先鉴定的绿色通道等规定;发放了宣传品和宣传材料。
此次活动帮助广大农民工朋友详细了解了法律援助制度,对提高农民工群体依法维权意识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为推进社区和谐稳定和文明进步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础。
怀柔区
今年以来,怀柔区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提供法律援助、开展“法治体检”等多种形式,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依法助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
注重风险预防,坚持规范前端行为。依托公职律师志愿服务队、律师志愿服务队,深入企业、工地开展“法治体检”,审查公司的规章制度、办事流程、劳动合同,对企业经营常见的法律风险进行提示,并现场解答工人提出的加班工资支付、工伤赔偿、劳动保障等问题,有效强意识、防风险、治“未病”。
加强部门协作,畅通沟通联动机制。与区人力社保局劳动监察大队建立良好沟通联动机制,对于持有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劳动监察大队主动引导其到法律援助中心向值班律师进行咨询,由律师就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内容向农民工作出解答和建议;法律援助中心对农民工劳动合同咨询记录进行梳理分析,如发现集体性劳动合同问题,及时向劳动监察大队反馈。
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农民工群体维权意识。制定公共法律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镇乡(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开展助力农民工公共法律服务专项维权活动,将法律援助知识、法律维权渠道等资料,送到一线工人的手里,培养他们“遇事先找法”的法律意识。全年共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8场次,接待咨询56人次,发放宣传资料近700份。
推进深度融合,推出便民化法律援助服务。持续规范窗口人员服务行为,执行首问责任制,对申请法律援助事项,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一站式解决农民工的法律问题。依法为农民工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严格援助案件办理流程,对于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实行当日受理、当日审批、优先指派,注重提高办案效率,及时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大兴区
日前,大兴区法律援助中心收到计某父子三人送来的一面锦旗,锦旗上“真情为民办实事 排忧解难暖民心”的金色大字格外耀眼。
2021年五月的一天傍晚,在大兴区伙达营村西南口,计某妻子李某正常过马路时被张某骑电动车撞倒,经抢救无效死亡。交通管理部门认定张某负全部责任。9月,大兴区人民检察院对张某实施批捕。计某父子三人作为死者家属,以原告身份向大兴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大兴区法律援助中心依法批准其法律援助申请,及办案件。
在法院审理阶段,双方就民事赔偿问题均有庭外调解的意愿,但在金额以及支付环节始终不能达成一致。大兴区法律援助中心积极作为,搭建调解平台,安排双方在各自代理律师陪同下展开充分协商。经过多方努力,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案件以快速高效的方式妥善办结。
大兴区法律援助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专业性,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