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司法局

北京未管所“老兵”新传

本站发表时间:[2022-02-10] 来源: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 作者:北京政法网

无论你身在何方,都像一座长明的灯塔引领着迷途者人生的航向;无论你在哪个岗位,都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着监狱戒毒民警奋斗的篇章。今天,让我们走近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中的五位“老兵”,听听他们的故事。

疫情防控的看门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赵颖波从调入未管所开始,就担负起了疫情防控“看门人”的责任。

他与疫情防疫办公室的民警一起出台了“分区管控”“勤务模式调整”等6项工作制度和措施,先后开展涉疫排查40余次,督导检查重点部位防疫措施落实情况20余次,组织民警勤务轮换43批次,制作了“未管所居家备勤人员每日健康及行动轨迹统计”小程序,以强化对居家备勤民警和职工全方位的监督检查,有力地保障了未管所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了民警职工、服务保障人员和罪犯“零感染”目标的实现。

失足少年的贴心人

44岁的李伟亮现任未成年犯监区教导员,他紧密结合未成年犯思想、行为和心理特点,因人施教,帮助他们修复亲情、解开心里的“疙瘩”、找准失足原因、消除青春期逆反心理,受到未成年犯的尊重与信赖,成为了他们诉说内心困惑的贴心人。

心理疾患的矫治人

为帮助罪犯消除愤怒情绪,抑制冲动心理和行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愤怒项目督导师高德贵,通过授课讲解、放松训练、团体干预等方式方法,引导罪犯从身体线索识别、激惹因素等方面检测自己对愤怒的觉察力,帮助罪犯建立起“激惹因素+身体线索+减弱因素+提醒话语+自我评价”完整的愤怒控制链条,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愤怒情绪失控现象,为减少罪犯的易怒冲动、消除暴力性格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矫正航向的掌舵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的李刚,认真研究出监罪犯的改造需求,充分运用教育管理专业的特长,设计《时间与生命》《又见自己,遇见未来》《规则与自由》和《改造生活那些年的代价、收获》专题课,以“深刻汲取教训-重新认识社会-顺利回归社会-积极适应社会-尽快同步社会-最终融入社会”六部曲为主线,通过授课、交流、分享的形式,帮助罪犯矫正人生的航向,被他们亲切地称为回归社会的掌舵人。

音乐净化的治疗人

音乐可以治愈心灵的创伤,使心灵璞归真;音乐可以净化人的灵魂,激发人们奋斗的力量。在出监罪犯教育岗位上的张超,创作了《除夕之夜》《除夕最想家》《改造路上》《妈妈对不起》和《不愿说再见》等十几首改造歌曲,教罪犯演唱,一起分享创作的过程和感受,用音乐去治疗失足者的伤痛,培养他们积极的兴趣和爱好,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人生奋斗的目标,有力地激发了罪犯改造的内驱力。

以上五名民警,只是近年来融入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大家庭的代表,他们在未管所这个大家庭里,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不负韶华、艰苦奋斗,充分发挥自身的专长,引领着罪犯新生、矫正着他们人生的航向,为教育改造工作的创新发展贡献着他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