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服的庄严令人神往,警徽的光芒熠熠生辉,只有穿上它,才知道这身戎装的分量,除了责任、担当,更多的还有坚守、奉献。
监狱戒毒工作辛苦,不在于面对的所管对象有多难管,不在于职业危险有多高,不在于工作地点离家有多远。
工作久了的民警都知道,因为长期值班对家人的无暇顾及和亏欠才是压在心头最沉重的“石头”,而家人们的理解和支持,则是支撑民警们一路前行、无所畏惧的力量源泉。
家属们的奉献和不易,被看见、被感动、被褒奖,不仅是对他们或她们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民警心中长久以来的愧疚的慰藉。
近日,北京市监狱2021年“最美警嫂”评选活动结果揭晓,通过逐级推荐、投票选拔等程序,4名民警家属获评“最美警嫂”。
她们识大体、顾大局,全力当好民警的贤内助、严内助,是树立文明和谐家风的榜样。在监狱执行封闭执勤模式后,更是独自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她们敬业持家、赡老抚幼,默默承担着家庭的重任,她们信念坚定、执着热忱,用行动诠释着当代警嫂的风采,让民警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抗击疫情、确保监狱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中,为维护首都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家里有我,你放心”
陈苗,五监区副监区长高建良妻子,朝阳区建外街道办事处城管队工作。
高建良、陈苗育有一双儿女,4位老人与他们一起生活。2020年1月27日,高建良同志担负起临时支部书记职责,执行监狱封闭执勤任务,4位老人的赡养照顾和一双儿女抚养教育全部交给陈苗负责。
陈苗安慰高建良,“家里有我,你放心上班,别出岔子”。与此同时,陈苗还积极响应街道工委号召,白天协助街道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晚上回来照顾老人和孩子。丈夫在监区执勤工作了59天,她在街道工作,坚守岗位59天,也一直没有休息。
2020年5月,高建良的父亲、岳父先后检查出癌症,面对老人突如其来的病情和日益严重的疫情,为了不影响高建良工作,陈苗独自承担起照顾病人的责任。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两位老人寻医问药、看病挂号、诊断治疗、拿药吃药、手术方案、治疗康复等一系列问题,全部由她亲力亲为。每当提起这些事,高建良都无比愧疚。
“你的辛苦我最懂”
孙逊,四监区副监区长金兆祥爱人,北京市团河教育矫治所民警,同在监狱戒毒系统工作,她更能理解一名监狱人民警察的辛苦和不易。
多年来,孙逊始终是丈夫最坚强的后盾。她敬业、持家,乐观、贤惠,每一项事情都能够打理得井井有条,没有怨言。正是因为妻子的无私付出,金兆祥始终安心战斗在监管第一线,从没有因家事请过一次假。
在照顾好家里的同时,孙逊也没有耽误自身的工作,单位安排她负责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相关工作,一样干得出色。在忙得不分昼夜之时,正赶上她的父亲因脑梗入院抢救。然而就是这样的艰难,也没有击倒她,孙逊始终用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在生活、事业、丈夫、孩子和父亲之间往来奔忙,练就了“三头六臂”的“绝技”,而支撑这项绝技的法宝就是对丈夫的信任和对监狱事业的信仰。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王蓓,刑罚执行科民警陈晶波爱人,某商场工作人员。在家能够用孝心善待老人,用爱心照顾孩子,把所有辛劳装在心里。
刑罚执行科的工作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陈晶波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家庭。王蓓作为警嫂,理解警察的职业特点,全身心地照顾好家里的一切,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到监狱事业。特别在陈晶波同志长期外派执行任务期间,自己作为家庭中的中坚力量,不仅照顾双方老人,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个中辛苦可想而知。可是,王蓓没有给组织提任何要求,也没有让丈夫分心,一个人扛起了家庭中所有的重担。
她把特别的爱献给了特别的警察丈夫,她给予丈夫的理解和支持不仅是给予陈晶波本人的,更是给予监管事业的,正是有了她,陈晶波才能以更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守护金色盾牌。
“我要照顾好家和自己,不让你担心”
张志明,二监区民警王京顺妻子,目前已退休。结婚多年来,张志明支持丈夫工作,支持监狱工作,帮助王京顺处理好家庭事务,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王京顺同志长期执勤不在家,照顾患病瘫痪在床的老母亲,就落到了妻子张志明的身上。她帮助婆婆翻身、擦洗、清理,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2021年9月的一天,王京顺封闭执勤期间,老母亲因为发热身体出现异常,张志明连夜送老人到医院,使老人得到了及时有效治疗。
就是这样辛劳而没有怨言的付出背后,很多人都不知道,张志明自己是一名肺癌患者,曾被医生诊断生命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张志明没有放弃,她积极治疗,保持良好心态,不仅照顾好了家庭,让丈夫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更让自己的身体状况保持稳定,如今,距医生诊断已经过去了六年多。
正是有了这些可敬可爱的“警嫂”,民警们才有了不畏艰险敢担当的勇气和底气,问起这些铮铮铁骨的汉子们最想对妻子说句什么话,“谢谢你”“感谢你的付出”排在了“我爱你”的前面,这是一个丈夫内心对妻子最深情的告白,对妻子而言,也是最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