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民警翁黎明由部队转业到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前进监狱,目前任一监区管班民警。翁黎明所学专业为电子对抗,与罪犯管理教育可以说不搭界,但他坚信“隔行不隔理”,只要努力,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
16年来,翁黎明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拓宽激发罪犯改造内驱力的方法,把音乐、绘画、书法与罪犯改造结合起来,感染、引导罪犯向善向上,为罪犯改造插上“翅膀”。自2016年至今,他所带班组连续6年获得“局级优秀班组”。
罪犯王某是翁黎明“音乐疗法”的第一批受益者,他在给家人写信时曾写到:音乐疗法不仅让他收获了精神的寄托与慰藉,更学会了聆听,不再焦躁不安;让他在日常改造生活中能够遵守纪律,明辨了是非观,端正了世界观。
罪犯李某是暴力型罪犯,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入狱,多次违反监规纪律受到惩处,是监区挂了号的“刺儿头”。来到翁黎明的班组后,他开始接受“绘画疗法”。
刚开始,李某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一次活动画穿20张画纸是常有的事儿,有时候画得不如意,一气之下就把画纸揉作一团。半年后,李某开始喜欢上了绘画,能够静下心来与其他罪犯共同探讨绘画技术,逐渐展现出了内心深处美好的一面、健康向善的一面,在2021年监区组织的主题绘画活动中,还获得了优秀奖。
罪犯张某已经一年多没见到父母,对父母的身体状况尤其关注。每次亲情通话后,他内心都充满了疑虑,父母是不是在骗他啊,担心他不能踏实改造,不告诉他老人们身体的真实情况。作为管班民警,翁黎明看出张某的心事,便引导张某参加写作兴趣小组,鼓励他把心中所思所想和自己的改造收获用手中的纸和笔写出来寄给父母,这不仅打消了张某的疑虑,还架起了张某和父母亲情沟通的桥梁。
翁黎明扎根监管一线十六年,从不放松自我、不虚度光阴,用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一般的奋斗精神,展现了首都监狱戒毒民警的风采,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