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第六届“法治政府奖”揭晓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申报的
“构建服务型政府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北京市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实践”
捧回奖牌
今天观澜君为你揭秘
此项获奖秘诀!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自2018年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来,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和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要求,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第六届“法治政府奖”获奖名单)
构建科学、便捷、高效的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
具体措施看这里!
“减、放、并、转、调”精简优化审批
改革以来,共精减113个审批服务事项;将大部审批事项下放或委托区级办理;大力推行并联审批,实现多规合一、多审合一、多测合一和多验合一;转变管理方式,对于能够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方式替代的审批事项,调整为政府内部协作事项;调整审批时序,将市政接入由施工许可阶段提前至规划许可阶段,进一步提升接入效率。
数字化助力审批改革 统一信息数据平台
以“多规合一”协同平台为支撑,整合形成覆盖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市政接入的全流程审批管理系统,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以施工图审查系统为例,系统正式上线后,实行无纸化申报,目前已上传图纸数量约2000万张。审批时间由45个工作日压缩到15个工作日。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共为企业节省成本约9亿元。
“四个一”引领 统一审批管理体系
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统筹22个专项规划,形成“一张蓝图”。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将210项审批服务事项纳入“一窗服务”。推动“一张表单”办理多项审批。坚持推进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陆续出台100多个文件,废止70余件与改革不相符的规范性文件,共同构成审批制度改革的“一套机制”,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
统一监管 充分发挥事中事后监管效能
目前已对勘察设计质量、施工许可核发、生态环境执法及人防执法等领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事中事后监管。对于实行告知承诺制的审批事项,如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在规定时间内就履诺情况进行检查,并对检查成果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管理,与信用中国进行数据对接,实现信用信息归集。
知多一点
第六届“法治政府奖”评选活动由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提供学术指导、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主办。此次评审活动有218个项目参评,经初评确定35个项目入围,经终评确定15个项目获得“法治政府奖”。
“法治政府奖”是中国第一个由学术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发起设立,由权威专家和社会公众依据科学的评审标准和公开的评选程序,对各级国家机关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的制度和措施进行评价的奖项。其旨在总结各级国家机关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有益经验,客观公正地评价和推广各级国家机关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实现“以评促建”的根本目标。该奖项自2010年设立以来,已历经六届评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