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步履不停的学习者,一场线上讲座上万名调解工作者参与,其中6600余人同时在线,获点赞5.5万余次;他们是勇毅前行的战斗者,在抗疫一线,人民调解员就地下沉,在调解一线,开展纠纷排查化解群众难题。他们既是首都调解队伍,也是疫情防控,抚慰民心的坚强堡垒!
近日,北京市司法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涉疫情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的通知》,向广大人民调解员发出发挥人民调解功能作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动员令,通过坚持开展矛盾排查与疫情防控相结合、与稳控工作相结合、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努力做到丰富纠纷受理渠道、强化纠纷分类调解、提升纠纷化解能力,实现防控落实与能力提升两不误、关爱一线与典型宣传双加强。广大调解员积极响应,牢牢守卫着涉疫情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的第一防线。
他们是步履不停的学习者
5月23日上午,全国人民调解专家、西城区人民调解员协会会长刘跃新在腾讯会议室里,围绕如何做好涉疫情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开始了2个小时的培训。
线上培训截图
北京市司法局、北京人民调解协会精心策划此次培训,旨在指导广大调解工作者有效应对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纠纷排查化解的新问题、新难点,让全市广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员在疫情防控一线上,更好地成为纠纷调解员、政策宣传员、信息情报员,实现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调解能力提升两不误。当天,各级各类人民调解工作者、调解员累计10697人参与,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到6600余人,平均实时在线4200余人,获得在线点赞5.5万余次。
“疫情防控期间的矛盾有哪些?需要我们排查的矛盾又是哪些?我们需要怎样排查?排查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培训现场,刘跃新不断抛出疫情期间矛盾纠纷化解的关键性问题,然后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纠纷化解案例,从矛盾摸、排、查的工作依据到疫情防控期间摸、排、查的矛盾范围,再到排查调解工作的注意事项等进行深入的讲解,扎实的理论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深入浅出地讲解,大家听得兴趣盎然。
“刘老师太了解基层队伍了”“受益匪浅”“老师说的太好了,给我们工作指引了正确方向”……线上评论区留言不停刷屏,参训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切实为调解员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提供了帮助、划出了重点。
他们是勇毅前行的战斗者
战疫线:调解员和志愿者角色无缝切换
面对严峻的防疫工作,通州区来自区、街乡镇、居村648个调解组织的2600名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就地下沉,今年1-4月,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各调解组织共纠纷排查3871次,调解纠纷12166件。他们不仅担任志愿者参与封控值守、核酸检测、物资配送等一线防控工作,更是随时切换回调解员排查化解纠纷。
“二位排好队,咱们先保持两米线,现在测核酸人不算太多一会就排到了”“辛苦各位都配合一下,防疫工作人人有责嘛。多测几次核酸也是对咱们自己负责”。。。。。。部分居民对严格封控及反复核酸会有抱怨情绪,调解大白们总能敏锐捕捉到,通过及时疏导有效避免矛盾激化。
解纷争:打造“一站式”矛盾化解实体平台
通州区着力实现“多元共治”,街道乡镇综治中心、人民调解组织及其他具有纠纷化解职能机构对接,打造“一站式”矛盾化解实体平台,在调解涉疫复杂纠纷中发挥积极作用。
某超市通过招商将整层转租给某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进行服装经营,双方签订合同后,该公司又采取向商户统一收款,次月返还货款加返点的形式,与30余家商户签订合同。2022年1月,因受疫情影响,公司未能向商户履行合同,双方协商未果,产生矛盾,商户向街道调委会提出调解申请。街道办事处启动多元化解机制,会同区商务局、区人民调解协会、派出所共同推进各方协商解决通过4次调解推进,最终就合同解除、场地交还和费用结算等问题达成协议。
齐上阵:诉前调解助力涉疫纠纷就地化解
针对疫情期间群众更加多元的矛盾化解需求,通州区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将立案、调解、速裁等职能下放各基层法庭,并在12个街乡镇完成布设。同时,每个法庭配备的人民调解员已达4至5名。
依托街乡镇调委会“1名司法助理员+1名调解员+1名法律顾问+多元调解力量”的“1+1+1+n”多元调解模式,增派法官、特邀调解员、行政调解力量入驻解纷中心,为群众提供解纷服务。
建立“网格+解纷”机制,设置村居委会解纷站点,协调联动政府各职能部门,形成员额法官包片、调解员包村、解纷联络员包户的多元解纷服务网络。推行“智慧解纷”,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全面推广E解纷平台,在解纷中心、联络站点、村居社区广泛配置解纷二维码,矛盾纠纷扫码线上登记,一案一编码,一码管到底、全程可跟踪,实现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一码解纠纷”。截止目前,区诉前人民调解组织在今年疫情期间共调解纠纷11856起。
强专业:全力化解重点纷争
劳动争议纠纷在疫情期间凸显,为此,区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创新工作方式 ,不仅联合律师、法律援助、工会等诸多专业力量共同化解纷争,还依托在区劳动仲裁院的众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积极对接第三方,研究探索用电子合同签约系统,通过网签调解协议的方式,为居家及不便来现场调解的群众提供远程调解。今年疫情期间,共调处涉疫劳动争议及涉及农民工的劳务纠纷共计118起,调解协议涉及金额370万元,及时有效的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