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执甲 温情坚守
疫情来袭
首都司法行政人向险而行
变身勇战“疫”线的逆行者
成为无惧无畏的奉献者
他们身着防护服
我们或许看不清他们的样子
但可以感受到他们的赤诚之心
今天随观澜君一起走近
首都司法行政“大白”“小蓝”
听,这是他们的心声……
王山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心支部书记
居家办公期间,作为部门领导,我除了通过远程办公系统开展工作,还主动接听咨询电话,每天为考生解答问题。在完成单位工作的前提下,我主动到社区参加志愿活动,协助社区维护核酸检测秩序、登记身份证信息等,平均每天服务居民两千余人,对不配合建康宝扫码的居民,我总是以拉家常的方式与他们拉近距离,推心置腹。当发现需要上网课的孩子排队等候时间过长时,我向社区建议为孩子们开辟一条专用通道,方便他们按时上课。建议得到社区的采纳,也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需要社区解决的问题多而杂,而专职社区工作者只有几个人,大量的具体工作离不开参与社区建设的志愿者。作为一名支部书记、一名老党员,我应该奋战一线做表率,争当“疫”线排头兵。
江玉兵 人事警务处支部党员
居家办公的日子里,完成日常工作之余,我抽出时间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在这里,每天都目睹感人的事发生。上岗第一天一位69岁的社区退休人员志愿者,早上6点半就上岗,到上午10点该下岗时,为缓解社区工作人员压力,帮助新上岗的志愿者尽快适应岗位,直到下午1点半才离去。一位年轻的女医生上岗半个小时突然腹痛难忍,晕倒在地,旁边的志愿者把她送去休息。10分钟后女医生穿上防护服返岗,但没到5分钟再次腹痛,不得已又脱掉防护服休息,感觉稍好还想坚持上岗,在大家的劝说下才同意做了预备队员。她身上散发出的年轻人的责任、担当与奉献精神,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那天,我也自觉将下岗时间向后调了两个半小时。
天气逐渐炎热,我体会到了穿防护服的不易。那天来测核酸的人很多,需要手工录入的也多,还有十多个拿外国护照或台湾通行证的。由于机器故障,我几乎经历了扫管录入信息的全要素,不知是因为第一次当“大白”紧张,还是因为天气热,着实出了不少汗。与我同班岗的是一位女同志,她从上午10点到12点负责扫管录信息,下午还到单位一直加班到晚上11点,第二天接着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我说,“你也太拼了。”她笑着说,“大家都一样,希望疫情赶紧过去,我们也不用这么拼了。”
沈芳 怀柔区司法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由于工作关系,我平时在机关里就是与各科室打交道,对大家都很了解。通过这次“点长”工作,我对区司法局这个“大家”又有了新的认识……
在东关村居住的机关干部少,晚上几乎没有在职党员志愿者报名值守,为守好卡口,确保东关村民安全,局里要求机关人员全员参与,对东关村两个卡口从早六点到晚24点都要值守。局里女同志多,男同志少,于是男同志大部分都安排在了夜间值守。东关村作为城中村,居住人员情况复杂,我开始很担心,但几天下来,这个“大家”让我看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司法行政人顾全大局、敢于担当的政治觉悟。他、她、他们,在紧要关头、在疫情面前,冲锋在前、毫不退却。他曾经参与怀柔机场疫情转运专班,再有不到一个月就要做父亲了;他的孩子即将参加中考,而他却依然坚守奔波于单位、卡点和家中;他距退休不到三年,却依然将责任扛在肩上;她因三十五六度高温呕吐不止,但仍然坚持“上岗”;他做过支架手术,却依然奋战在卡口一线……
在这几天的共同战斗中,我再次深切的体会到集体力量的强大,正是有了这一个个无私奉献的小我,汇聚起无穷的力量,坚定了守住卡口、战胜疫情的信心。有这个集体在,无孔不入的病毒,也不再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