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司法局

可操作更规范!北京社区矫正执法文书上新

本站发表时间:[2022-06-21] 来源:北京市司法局 作者:北京政法网

  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是社区矫正刑事执行的重要载体。近日,涵盖51种文书23个流程、44个环节、11个审批事项的《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格式(试行)》正式施行,切实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更多亮点一起来看!

  坚持目标导向 对标法律法规落实

  北京市政府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在司法部社区矫正法执法文书格式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原有文书格式进行了修订,制定了《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格式(试行)》。

  针对基层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执法文书不规范、配套文书不健全、格式和内容不统一,无法有效承载、准确体现社区矫正执法活动的问题,市政府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着眼社区矫正法律法规落实,积极主动作为、认真梳理调研,在充分征求各区社区矫正机构、矫正民警意见基础上,历时3个多月最终形成了一套符合北京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和特点、体例完整、内容完备的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格式。

  坚持实操导向 聚焦基层执法需要

  《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格式(试行)》在内容上紧密结合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工作环节设置,立足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执法工作需要。

  内容全面。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格式共51种文书33000余字,涵盖了包括接收登记、入矫宣告、分类管理、考核奖惩、解除与终止在内的23个流程、44个环节、11个审批事项,覆盖了实行社区矫正全部过程,并在确保全面落实北京市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的基础上,丰富了暂予监外执行相关配套文书,而且每种文书格式均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确保内容全面、种类齐备。

  准确规范。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格式对标对表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设计,修订了日常工作记录、信息化核查、外出监管委托等已不适应现行法律法规施行的文书,增加了承载分类管理、保证人管理、刑期届满通知等执法活动的文书,同时还结合新法规定的督促监护人履行义务、执行禁止令等执法事项设计了相关文书,为法律法规有效落实提供保障,更好规范社区矫正工作。

  精炼实用。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格式种类精炼、内容简洁,在设计上和文字的表述上也更加严谨规范,在文书内容填写、规范使用及法律条款引用上,均一一作出说明或指引,整合了不参加公益活动、集中教育及不能到所报告等审批文书,同时还对分类管理、保外就医病情审查等执法活动的方式及流程作出了系统设计和详细说明,便于基层准确把握和规范使用。

  坚持效果导向 推进规范化建设

  市政府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将着力推进三方面工作,抓好《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格式(试行)》的执行。

  组织业务培训。通过市、区两级组织学习培训,街镇组织自学讨论等方式,强化全体矫正工作人员对文书制作和使用要求的准确掌握,确保在工作中准确运用,提高执法能力。

  开展督查检查。将《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格式(试行)》的执行纳入督查考核内容,加大检查力度,督导各区规范使用文书格式,及时报告使用中遇到的情况问题,促进基层执法规范。

  纳入“智慧矫正”建设。将文书格式与信息化相结合,作为“智慧矫正”项目建设内容,镶嵌于社区矫正综合管理平台,利用已有信息数据库自动生成相关执法文书,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为基层减负。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