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服务大局,着眼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近期,北京公安机关主动加强与市政府各部门及津冀两地公安机关的协同联动,围绕服务“两区”建设、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服务管理质效利企便民、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四个方面,推出20项便民利企改革举措。
在服务“两区”(即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方面推出3项举措:开通参与重大涉外活动企业外派员工出入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专人对接参与“一带一路”等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对赴境外拓展国际市场、参加重要谈判和重要会议的企业,缩减其外派人员出入境证件的办理材料和办证时间;优化外籍人员出入境服务网点布局,在已有12个服务网点的基础上,推动东城、西城、大兴、昌平、延庆5个服务网点试运行并适时正式启用;拓展“两证联办”受理模式,将外籍人才申请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事项进行整合,同步受理、并联审批,最大限度为在京就业外籍人才提供便利。
在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推出2项举措: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警务合作等机制,实现网络安全领域77项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京津冀三地统一;推出6个“同事项名称、同受理标准、同申请材料、同办理时限和办理结果互认”的京津冀自贸区“同事同标”事项,包括“保安员证核发、申领机动车电子驾驶证、查询电子版驾驶证明、国际联网备案、对中国境内出生外国婴儿的停留或者居留登记、死亡人员户口注销”等。
在提升服务管理质效利企便民方面推出11项举措,其中包括:深化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各区分局在全部实现户政、交管、治安、禁毒等70项区级公安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优化创新。如,西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分中心拓展办事范畴132项;深化电子证照应用,建设完善电子印章备案管理系统,为全市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电子印章应用场景提供技术接口服务保障。同时,加快系统对接,推广应用电子保安员证,助力行业规范化和职业化建设;推广二手车登记“一站式”服务,根据各交易市场情况,覆盖设立二手车登记服务站,方便群众交易后即办理过户业务;推行企业办理车驾管业务营业执照“免提交”,与市场监管部门合作,通过系统调取电子营业执照,自动核查办理车驾管业务企业的状态及授权代办人情况,便利企业办理业务的同时,防范打击伪造冒用企业证照等违法行为;推出交管便民服务“一码通办”,以一个二维码涵盖常用的驾驶证、车辆、出行、咨询四大服务板块21项便民举措,群众通过各类交管服务网点、交管局官方网站扫码即可方便快捷查询办理。据统计,自8月份推出交管便民服务“一码通办”举措以来,已有近10万名群众受益。
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推出4项举措:健全警企共建机制,健全常态化警企沟通联络机制,主动服务金融证券、生物医疗、互联网等重点领域企业,多渠道收集并主动指导企业化解涉企矛盾纠纷,适时开展相关培训,提供法律咨询和防范宣传,筑牢企业安全屏障,引导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加强涉企行刑衔接执法,与市场监管局、文化旅游局、生态环境局、烟草专卖局等单位强化联合执法,推动行政、刑事处罚双向衔接,提升打击效能;规范涉企执法办案,严格执行异地办案协作“六个严禁”、禁止逐利执法“七项规定”,对涉案企业采取的查封扣押冻结,一律从严审核。持续开展涉诈冻结账户专项清理整顿,对排除涉案嫌疑的账户三日内解除强制措施,防止因执法不当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加强执法履职监督,营造“亲清”警企关系;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持续严打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犯罪,侵犯知识产权、制售伪劣商品、合同诈骗和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电信诈骗等高发涉企违法犯罪。对侵害企业利益的违法犯罪及时预警,规范处置流程,加大处置力度,提高防范劝阻效率,切实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维护良好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