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党的二十大·贯彻落实】海淀区检察院积极探索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持续推动未成年人检察高质量发展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障儿童合法权益。近年来,随着《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密集出台或修改,未成年人保护迈入了新阶段。海淀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细化指导范围,规范指导流程,截止到2022年11月,共发出《督促监护令》35份,《督促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7份。具体做法如下:
图为海淀区检察院《督促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宣告仪式
一是细化监护监督内容,合理区分适用《督促监护令》与《督促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社会调查报告中的家庭状况内容是开展监护监督的基础,海淀区检察院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时,为每一名涉案未成年人配备专业的司法社工开展社会调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或者被犯罪侵害,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是主要原因,海淀区检察院及时发出《督促监护令》,督促监护人正确履行监护职责。如某猥亵儿童案中,被害人是智力残疾未成年人,其父外出工作时,被害人处于无人监护状态,被同村成年男子猥亵,海淀区检察院发出《督促监护令》之后,其父亲在外出工作期间,将被害人委托给亲属照看,保障其不被侵害。
检察官在办理部分未成年人犯罪或者未成年人被侵害案件时,发现监护人并非怠于履行监护职责,而是在家庭教育方面面临不知、不会的难题。因此,海淀区检察院因事制宜,发出《督促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聘请专家提供一对一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家长正确履行监护职责赋能。如某寻衅滋事案,犯罪嫌疑人系未成年人,其父母离异后,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矛盾激烈,未成年人左右为难,一家三口均表达了家庭教育指导的迫切需求。对此,海淀区检察院发出《督促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委托家庭教育专家对其家庭开展持续三个月的家庭教育指导,当事人的家庭关系得到成功改善。
图为检察官、警官、社工联合送达《督促监护令》
二是规范家庭教育指导标准流程,坚持“检察官+社工+家庭教育专家”分工协作模式。一是由社工评估家庭教育指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检察官委托司法社工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就家庭情况进行更深度的调查,从家庭基本情况、家庭监护情况、家庭关系情况等维度,评估家庭教育指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具《家庭教育指导评估报告》。二是由家庭教育专家明确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案和重点,检察官委托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对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开展家庭访谈,进行家庭教育测评并出具测评报告,从家庭教育责任、家庭教育观念指导、青少年发展指导、家庭关系指导等维度,明确家庭教育指导方案,出具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建议书》。三是检察官依据《家庭教育指导评估报告》《家庭教育指导建议书》,制作《督促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明确家庭教育指导的时间、次数、频次和要求。按程序组织召开督促接受家庭教育令宣告会,邀请公安机关、司法社工、家庭教育指导专家、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参加,当场宣布并送达《督促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并开展第一次家庭教育指导。四是检察官、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和司法社工组成的团队,分工配合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家庭教育指导,并持续回访,确保《督促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落实到位。
图为检察官到未成年人家中进行“家访”
三是持续跟进家庭教育指导,多角度监督助力未成年人家庭保护落实落细。一是以案件办理流程为依托,定期持续跟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进展。如在附条件不起诉案件中,应定期召开附条件不起诉考评会,针对监督考察条件实施情况,特别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检察官和社工、家庭教育指导专家、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沟通情况,针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商讨解决。二是以畅通多方沟通渠道为重点,强调信息互通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重要性。在召开第一次督促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宣告会时,明确检察官、社工、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各方职责,强调家庭教育指导的协作性和及时互通信息的重要性,避免沟通不畅导致家庭教育指导推进不力。三是家庭教育指导与未成年人救助协作开展,助力未成年人家庭保护落实落细。如在开展性侵未成年被害人家庭教育指导时,往往面临被害人家庭困境导致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难以继续的困境,海淀区检察院及时开展未成年人救助,帮助未成年人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助力家庭教育指导效果。
四是多方链接家庭教育指导资源,确保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持续有效开展。相比成熟的未成年人司法社工帮教制度,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面临缺乏专业资源、缺乏资金保障、难以满足案件需求等困境,亟需建立固定的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库,以及健全的人员、资金、机制等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未检业务统一集中办理要求检察机关既要开展个案家庭教育指导,又要监督、帮助学校、社区开展预防性的家庭教育指导。针对上述问题,海淀区检察院依托标准化家庭教育指导流程和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联合中国儿童中心、区妇联、家庭教育研究会、高校、社工机构、心理机构等多方专家资源在评估家庭教育指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前提下,确保持续不间断有针对性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涉案未成年人回归正常、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