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基层动态

房山法援中心:为弱势群体撑起法治晴空

本站发表时间:[2023-06-07] 来源:房山区法律援助中心 作者:
  房山区法律援助中心是由房山区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隶属于房山区司法局,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独立法人,2003年经区编办批准设立开展工作。中心成立十多年来,法律援助工作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基础建设不断完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办案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赞誉。
  一、优化队伍,建设“社会法援”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工作,依托专职律师、法律援助志愿者、法律援助工作者完善四支队伍。精心挑选38名具有三年以上执业经验的律师建立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专业团队;以律师自愿报名、中心筛选的方式建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库,组建了稳定的值班律师队伍;成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察工作小组,通过同行评估、旁听庭审、重大案件会商等形式指导和监督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情况;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四支队伍全面开展法律援助咨询、案件办理、宣传等服务活动,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突出法律援助服务重点。
  二、规范服务,建设“高效法援”
  加强窗口软硬件建设,营造流程规范、制度健全、高效便民的窗口服务环境。一是完善服务设施。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方便,落实公开公示制度,完善一次性告知制度、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对援助事项紧急或老年人、重度残疾人等群体,推行“零等待”,努力实现最佳服务效果。二是全面落实“点援制”。在服务大厅公开法律援助律师名册,由受援人自主选择案件承办律师,最大程度地满足和保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三是坚持法律援助咨询、法律援助案件当天受理当天录入,将律师案件承办工作全面纳入网上管理,实现法律援助咨询、案件的受理、指派、办理等过程的全程留痕。
  三、推行举措,建设“便民法援”
  创新服务模式,从小处着手为经济困难的特殊群体提供更加优质、快捷、便利的法律援助服务。一是开辟“绿色通道”,法律援助再加速。对农民工欠薪、老年人赡养等影响其切身生活的问题,当天受理当天指派。二是预约上门服务,法律援助更亲民。对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重度残疾人,采取电话预约的方式,由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上门提供审查、受理、代书等服务。三是开展巡回服务,法律援助更便民。与律师事务所合作采取巡回服务的方式走入各个乡镇,开展宣传、咨询、代书等法律援助服务。四是落实“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及科级干部轮流到法援中心接访,面对面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了解和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共法律服务问题。
  四、监管案件,建设“质量法援”
  案件质量是法援工作的生命线,中心不断加强案件管理,提高案件办理质量。一是源头把关。根据律师的工作年限、专业特长分派案件,对于疑难案件落实会商机制,对重点案件进行了集体讨论,确定办案思路,提供专家意见;二是过程跟踪。不定期对公开审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到庭旁听,对法律援助律师在开庭中的表现进行过程监督,对承办律师的庭前准备、庭审表现等进行评分。三是事后回访。随机抽取法律援助案件进行了电话回访,向受援人了解案件办理情况,询问承办律师是否收费、服务态度如何,并进行满意度调查,听取意见及建议等。回访率达到指派案件的30%,回访满意率达99%。四是同行评估。邀请专家库律师对每年办结的案件档案进行评估打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十九大以来,房山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000余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58000余人次,充分发挥了法律服务惠及民生的作用。2012年、2020年两次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 2021年被授予“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称号。连续多年被北京市司法局评为“北京市法律援助先进集体”、“ 北京市法律援助模范集体”、“公正廉洁执法文明窗口单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